万物公式网是一个专注于股票软件、股票公式资源分享的平台
微信公众号:精品公式指标

网站首页 > 新股动态 正文

电力央企又双叒添一家上市公司

admin 2025-07-16 19:07:49 新股动态 15 ℃

温馨提示: 本文所述模型仅限学术探讨,"基于开源数据集的理论推演".本站所有指标或视频战法,皆为举例演示或技术复盘,仅做验证学习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用于实盘,否则自负盈亏,风险自担!“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收益”“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指标交流QQ群:586838595


 

  7月16日,华电新能(600930)正式登陆沪市主板上市,最高涨幅达215.09%,这一涨幅超越了2007年中国石油上市首日191.14%的峰值,创下A股历史上千亿市值新股首日最高涨幅新纪录。

  华电新能收盘价涨幅收窄至125.79%,但其市值仍近3000亿元,一举超越龙源电力001289)、三峡能源600905)等风光巨头。这也意味着,华电新能成为华电集团旗下首家千亿市值的上市公司。

  行业巨无霸

  新能源装机量领跑

  支撑市值暴涨的是华电新能雄厚的产业根基。截至2024年底,华电新能控股装机容量达6861.71万千瓦,资产覆盖全国31个省份,其中风电装机3202.45万千瓦,太阳能装机3659.26万千瓦,均居行业前列。

  对比风光开发龙头,截至2024年底,三峡能源并网装机达4796.14万千瓦;龙源电力控股装机容量达到4114.32万千瓦。华电新能6861.71万千瓦的装机规模,已超越三峡能源、龙源电力等行业龙头,奠定其A股市场最大的新能源发电行业上市企业地位。

  2022至2024年,华电新能营业收入分别为246.73亿元、295.80亿元、339.6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5.22亿元、96.20亿元和88.31亿元;资产总额分别为2719.27亿元、3366.73亿元和4440.90亿元。

  退港回A

  千亿新能源航母再启航

  华电集团原新能源上市平台为华电福新。华电福新于2012年在港股上市,并于2020年私有化退市。随后,华电集团开始对旗下新能源资产进行整合,华电集团、华电福新、华电国际600027)等陆续将多批新能源资产注入华电福新发展(后更名为“华电新能”)。与此同时,作为华电集团旗下以风电、光伏为主的新能源业务最终整合平台,华电新能也在筹划重新“入市”。

  在2021年,华电新能引入中国人寿601628)、中国国新、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南方电网等13家战投,募集资金达到150亿元。本次IPO,18家机构参与战略配售,包括华电产融、蜀道(四川)创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新、中国诚通等,最终获配金额达79亿元。

  此次IPO,华电新能公开发行股份49.69亿股(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发行价3.18元/股,其网下申购倍数高达978.68倍,创近五年百亿级主板IPO新高;募资总额181.71亿元,是A股年内募资规模最大的IPO项目。

  根据招股书,此次募资将全部用于风光大基地项目、负荷中心消纳项目、新型电力系统协同项目和绿色生态文明协同发展项目建设。据悉,华电新能已取得内蒙古腾格里、甘肃腾格里等清洁能源基地开发权,储备项目装机规模超132GW,未来增长动能充足。

  215%的涨幅,近3000亿市值!华电新能用一场史无前例的资本狂欢宣告登场。市场用真金白银表达了对绿色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对“国家队”新能源旗舰的坚定信心。

  然而,狂欢之下,冰冷的现实不容忽视:2024年达到的88.31亿元的归母净利润,能否支撑起如此庞大的市值预期?超50倍的动态市盈率(基于发行价和首日收盘价估算),是否已将未来多年的增长透支殆尽?风光项目固有的波动性、市场化竞争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新能源开发的巨额资本开支带来的财务负担,都将是悬在高估值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投资者在追逐“绿色光环”时,是否充分评估了回报的长期性、确定性与风险溢价?

  华电新能的上市,既是对新能源前景的一次盛大路演,也是对市场估值体系的一次极限压力测试。当掌声渐歇,这艘千亿航母能否用持续的业绩增长兑现资本的狂热期待,将决定这场“绿色泡沫”是化作推动转型的甘霖,还是留下一地鸡毛。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返回首页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