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精选研报 正文
温馨提示: 本文所述模型仅限学术探讨,"基于开源数据集的理论推演".本站所有指标或视频战法,皆为举例演示或技术复盘,仅做验证学习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用于实盘,否则自负盈亏,风险自担!“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收益”“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指标交流QQ群:586838595
核心观点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9.3 亿元,同比增长24.51%,实现归母净利润2.61 亿元,同比增长37.61%。其中,P&S 业务实现营收12.61 亿元,同比增长13.59%,MIM 业务营收12.07 亿元,同比增长57.26%,SMC 业务营收4.44 亿元,同比下降2.68%。公司为粉末冶金现金材料制造平台,折叠屏铰链1 到N跨越式发展,液态金属谐波减速器柔轮、轴向磁通电机、手术机器人已经实现突破或批量供货,MIM 工艺在人形机器人灵巧手零部件制造具备优势,未来伴随机器人领域发展,成长空间广阔。
事件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61 亿元,同比增长37.6%。
东睦股份发布公告称,2025 年上半年共实现营收29.3 亿元,同比增长24.51%;归母净利润2.61 亿元,同比增长37.61%;扣非净利润2.5 亿元,同比增长40.61%;基本每股收益0.42 元。
其中第二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4.7 亿元,同比增长17.5%;归母净利润1.49 亿元,同比增长37.6%;扣非归母净利润1.45 亿元,同比增长41.1%。
简评
P&S 业务稳健增长,营收增加13.59%。
上半年公司粉末冶金业务(P&S)实现营收12.61 亿元,同比增长13.59%,其中产品主要供应国内外汽车中高端客户,占公司该板块收入的75.14%,达到9.48 亿元,同比增长12.71%,此外家电领域营收占比21.11%,达到2.66 亿元,同比增长18.30%。公司P&S 业务位居国内领先地位,公司与汽车行业中高端客户保持长期战略合作,由于中外制造性价比差异,以及海外企业产能逐步退出影响,公司在该领域的进口替代及全球市占率提升仍有较大空间,未来将继续保持稳健增长。
SMC 长期受益于光伏、新能源车、软磁电机等领域需求,未来空间广阔。
上半年公司软磁材料(SMC)业务营收4.44 亿元,同比下降2.68%,其中光伏领域销售占比35.06%,新能源车领域占比17.42%,而芯片电感及服务器电源软磁材料销售收入约1.05 亿元,占比约23.73%。光伏新增装机量增速放缓及竞争加剧拖累SMC 业务增长,但SMC 是逆变器关键材料,在光伏、新能源车/桩具有广泛应用,并且金属软磁是新一代芯片电感的核心材料,将伴随算力 发展而高增增长。公司上半年已经实现批量生产组合式芯片电感,并实现了铜铁共烧一体式芯片电感的小批量生产。SMC 材料是轴向磁通电机关键材料,轴向磁通电机价格从仅万元降至目前的2 千-3 千元,将快速推动软磁电机在人形机器人中的快速放量,同时带动软磁材料需求大幅增长。
MIM业务高速增长,人形机器人展现巨大潜力。
上半年公司金属注射成型(MIM)业务实现营收12.07 亿元,同比增长57.26%,其中消费电子占比约82.16%,主要用于折叠屏铰链、MIM 零件等,医疗领域收入占比约3.89%,主要为手术机器人、医疗器械零件等,汽车类收入占比约8.33%,其他产品比重5.62%。尽管折叠屏手机仍属小众领域,仅占中国市场约3%,但折叠设备不断演进并成熟,未来具有更多应用场景和可持续增长。此外,MIM 技术具备大批量、高效率成形的特点,能够生产高精度、高强度、高耐磨、高耐腐蚀、高复杂形状的金属零件,且成本较低,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在生产精密、复杂、微小零件上具备无可比拟的优势,尤其适用于生产人形机器人灵巧手、高精度齿轮等零件,满足人形机器人对高精度零部件的要求,未来具备巨大潜力市场,此外,MIM 在高速连接器外罩、芯片和光模块散热器等场景提供了乐观的潜在市场需求。
高位推进股权激励,彰显未来发展信心。
公司近日公布2025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本激励计划拟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1500 万股,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日公司股本总额的2.43%,本激励计划拟授予的激励对象共计304 人,励计划授予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11.90 元/股。公司在股价高位持续推进股权激励计划,彰显未来发展信心。
投资建议:公司三大业务稳步发展,预计2025-2027 年公司实现营收62.6/73.0/87.4 亿元,考虑到股权激励费用和上海富驰并购并表日期的不确定性,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4/8.3/9.7 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 为24/19/16 倍,考虑到公司在行业地位和成长性,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1、消费电子及折叠屏市场增长不及预期;若行业出现新的创新,折叠屏可能存在被淘汰的风险。若折叠屏手机需求不及预期,公司MIM 业务或将遭受不利影响。2、产能扩张进度不及预期;公司规划SMC 产能10 万吨/年,目前已经建成7 万吨SMC 产能,尚未达到满产,若产能扩张不及预期及下游市场开拓不及预期,或影响未来SMC 板块利润贡献。3、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因原辅材料成本在公司粉末冶金产品的成本中占比较大,若国际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将对公司盈利的实现带来一定的风险。4、公司未来成长主要依赖于MIM工艺零部件的放量,比如折叠屏手机、人形机器人、AI 等领域,若MIM 被其他工艺所替代,则公司MIM 业务成长性将受影响。猜你喜欢
- 2025-08-06 若羽臣(003010):H股上市计划启动 资本国际化加速全球扩张
- 2025-08-06 长虹华意(000404):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高速增长 盈利能力改善
- 2025-08-06 中宠股份(002891):品牌势能持续提升 全球化产能前瞻布局
- 2025-08-06 顺络电子(002138):业绩符合预期 持续看好优质电感龙头成长性
- 2025-08-06 东睦股份(600114):MIM业务高速增长 粉冶机器人零部件空间广阔
- 2025-08-06 再升科技(603601):拟并入迈科隆 做强高效节能
- 2025-08-06 中国神华(601088):启动千亿资产收购 进一步打造“煤电化运”全产业链
- 2025-08-06 海光信息(688041):25Q2归母净利环比持续提升 关注合并曙光后的市场表现
- 2025-08-06 无锡振华(605319):绑定小米汽车快速放量 规模效应带动盈利高增
- 2025-08-06 紫光国微(002049):特种集成电路领军企业 多维布局迈入景气新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