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公式网是一个专注于股票软件、股票公式资源分享的平台
微信公众号:精品公式指标

网站首页 > 精选研报 正文

江铃汽车(000550):出口高增提振销量&毛利 Q2净利润创十年同期新高

admin 2025-10-04 00:59:12 精选研报 10 ℃

温馨提示: 本文所述模型仅限学术探讨,"基于开源数据集的理论推演".本站所有指标或视频战法,皆为举例演示或技术复盘,仅做验证学习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用于实盘,否则自负盈亏,风险自担!“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收益”“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指标交流QQ群:586838595


 

Q2 营收、归母分别为101.25 亿元、4.27 亿元,同比分别+1.8%、+3.3%,环比分别+27.1%、+39.5%。其中Q2 净利润创2016 年以来同期新高,主要受益于出口放量提振销量并改善毛利,叠加降本增效成果显现。展望后续,公司整车业务销量回升叠加降本增效稳步推进,有利于自身盈利持续增厚;非美地区海外出口持续放量,推动公司业绩进一步释放。江铃股份回购基本完成,拟用于员工股权激励,彰显其长期发展信心。

      事件

公司发布2025 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0.92 亿元,同比增长0.96%;归母净利润7.33 亿元,同比下降18.17%;扣非净利润5.40 亿元,同比下降33.44%。

      简评

出口高增提振销量,Q2 净利润创十年同期新高。Q2 营收、归母、扣非分别为101.25 亿元、4.27 亿元、3.93 亿元,同比分别+1.8%、+3.3%、+0.6%,环比分别+27.1%、+39.5%、+166.8%。收入端看,Q2 出口高增提振销量,产品结构暂时扰动ASP。量:Q2 公司累计销售9.7 万辆,同比+13%,环比+27%;内销、出口分别为5.4万辆、4.3 万辆,同比分别-1%、+39%。环比分别+8%、+63%。

价:Q2 平均单车收入约10.5 万元/辆,同比-10%,环比持平,主要系单价相对较低的轻卡销量占比提升以及Ranger+Bronco 季度销量同比下降近千台所致。盈利端看,Q2 归母、扣非同比转正,环比显著回升,直接受益于总体销量增长,出口放量改善毛利以及持续降本增效。24H1 江福科技因Bronco 上市向母公司一次性支付对价导致归母基数较高影响表观归母约3 亿。25H1 公司出口+外需持续改善,利润总额录得8.18 亿元,同比+47.6%。Q2单季净利润亦创2016 年以来同期新高。

盈利能力同环比回升,费用率持续压降。Q2 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5.92%、4.19%,同比分别+0.56pct、+0.45pct,环比分别+4.11pct、+0.31pct。Q2 期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8.23%、2.57%、2.25%、3.62%、-0.21%,同比分别-0.39pct、- 0.83pct、-0.29pct、+0.62pct、+0.11pct,环比分别-0.45pct、-0.03pct、- 0.68pct、+0.03pct、+0.23pct。

25 年江铃新品周期有望持续赋能商用车内销以及皮卡&SUV 出口。目前已上市新车包括E 福顺(轻客)、E 顺达(轻卡)、新宝典&新域虎(皮卡)、全新顺达(小卡),插混版双领(SUV,24 年年底)等,将持续拉动销量。四季度Bronco 纯电/增程版上市后,有望进军国内新能源泛越野市场,受众群体扩大,智驾加持下产品力得到提升。随着皮卡、SUV 品类新车加速导入海外,江铃出口有望进一步上行。

公司股份回购基本完成,将用于史上首次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4 月13 日公司公告宣布以不低于22 元/股的价格回购681.82 万-909.09 万A 股,回购总额1.5-2 亿元,占总股本比例0.8%-1%。截至8 月底回购计划已基本完成,成交金额约1.69 亿元(不含交易费用),回购价格区间为18.86 元/股-20.00 元/股。此次股份回购主要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系公司1993 年上市以来的第一次。

      投资建议

公司整车业务销量回升叠加降本增效稳步推进,有利于自身盈利持续增厚;非美地区海外出口持续放量,推动公司业绩进一步释放。江铃积极开展回购拟用于员工股权激励,彰显其长期发展信心。预计公司2025-2026 年归母净利润17 亿元、22 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11X、8X。

      风险分析

1、行业景气不及预期。2025 年国内经济复苏企稳回升但具体节奏有待观察,汽车行业需求或随之波动;推动汽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全面落地仍需时日,影响行业需求复苏进程。

      2、出口销量不及预期。出口受国际形势、国家政策、汇率等多方因素影响,海外销量增长有波动风险。

3、行业竞争格局恶化。国内竞争对手加快产品投放速度,随着技术进步、新产能投放等供给要素变化,未来行业竞争或将加剧,公司市场份额及盈利能力或将有所波动。

4、公司渠道及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公司渠道建设、经销商优化进度可能不及预期。新车型销量受市场需求影响存在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