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精选研报 正文
QQ交流群586838595 |
事件描述
2024 年7 月1 日,龙净环保发布《关于控股股东增持公司股份超过1%的提示性公告》,公司控股股东紫金矿业通过集中竞价方式,自2024 年3 月26 日、2024 年6 月6 日至7 月1 日期间,累计增持公司股份1188.97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998%。
事件评论
2023 年10 月底以来紫金累计增持8038.76 万股,合计变动7.44%,本次增持后紫金共持有公司股份23.15%。1)2023 年11 月2 日:公告10 月26 日-11 月2 日期间紫金矿业累计增持公司股份149.47 万股(占总股本0.1383%);2)2023 年12 月7 日:公告11 月13 日-12 月7 日期间紫金投资累计增持1081.53 万股(占总股本1.0004%);3)2023 年12 月22 日:公告12 月15 日-12 月22 日仅6 个交易日内紫金投资累计增持1711.81 万股(占总股本1.5834%);4)2024 年1 月22 日:公告12 月25 日-1 月22日期间紫金投资累计增持1097.93 万股(占总股本1.0156%);5)2024 年2 月6 日:公告2 月5 日-2 月6 日期间紫金累计增持1595.62 万股(占总股本1.4759%);6)2024年2 月29 日:公告2 月7 日-2 月29 日期间紫金累计增持1213.43 万股(占总股本1.1224%);7)2024 年7 月1 日:公告3 月26 日、6 月6 日-7 月1 日期间紫金累计增持1188.97 万股(占总股本1.0998%)。此前龙净实业及其一致行动人解除委托表决权(占总股本9.91%,解除前紫金表决权已达29.36%),推测主要系避免触及要约收购;控股股东持续增持,利于与公司协同性提升,公司长期发展逻辑性强。
顺应紫金“油改电”需求,进军绿色新能源矿山装备业务。近期公司公告拟向控股股东及其子公司销售“纯电动矿卡”、“纯电车充换电站(含建设及运营)”等绿色新能源矿山装备,预计2024 年实现关联交易金额不超过3.7 亿元,取净利率为5%-10%,预计对2024年利润产生0.19-0.37 亿元增厚。
环保订单充沛,质量上行。2024Q1 末在手环保工程合同183.55 亿元,去年修订完善《销售合同质量管理制度》,控制未达公司毛利率控制线及垫资要求项目,订单质量上行。
3 月29 日起拉果错项目投产,近1GW 风光绿电项目建设中。2023 年公司签约超2GW矿山绿电项目,超27 个项目在建(规模近1GW)。西藏拉果一期一阶段于3 月29 日起发电,测算年化归母净利润0.50 亿元。克州一期项目已完成建设等待政府共享储能建设完成后并网,多铜一期项目外线及配套工程将于近期完成建设等待电网接入批复后并网,塞尔维亚一期光伏、圭亚那一期光伏、西藏拉果二期等一批项目正在推进中。
储能2024Q1 末在手16.5 亿元订单。2023M8 年产2GWh PACK+模组产线投产,2024M1年产5GWh 磷酸铁锂电芯项目投产,储能业务进展顺利。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明确“环保+新能源”双轮驱动战略,环保主业拿单能力强,绿电已开始贡献业绩,储能业务拓展顺利,进军矿山装备业务;2023 年10 月底以来已公告7次紫金增持超1%。预计公司2024-2026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52/14.66/17.22 亿元,同比增126.2%/27.3%/17.5%,对应PE 估值11.1x/8.7x/7.4x。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烟气治理竞争加剧,利润水平波动;2、储能行业竞争激烈,盈利性风险。QQ交流群586838595 |
猜你喜欢
- 2025-05-03 徐工机械(000425):国企改革效果显现 报表质量持续改善
- 2025-05-03 兴业银行(601166):利息净收入和中收成两大亮点 信贷结构优化再进一程
- 2025-05-03 万科A(000002):短期压力犹存 持续融资及盘活存量
- 2025-05-03 民生银行(600016):营收增长彰显转型成果 拨备节奏决定买入时点
- 2025-05-03 工商银行(601398):信贷投放聚焦实体 拨备水平提高
- 2025-05-03 中航西飞(000768):1Q25净利同增6% 国产民机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 2025-05-03 中国外运(601598):1Q25主业毛利稳健 投资收益同比下降
- 2025-05-03 海澜之家(600398):1Q25高基数下表现稳健 京东奥莱健康增长
- 2025-05-03 欧派家居(603833):2025Q1经营向好 盈利能力稳健改善-公司信息更新报告
- 2025-05-03 浦发银行(600000):负债夯实、资产质量改善 聚焦“数智化”战略带来的业绩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