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精选研报 正文
温馨提示: 本文所述模型仅限学术探讨,"基于开源数据集的理论推演".本站所有指标或视频战法,皆为举例演示或技术复盘,仅做验证学习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用于实盘,否则自负盈亏,风险自担!“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收益”“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指标交流QQ群:586838595
事件概述:公司披露2024 半年度业绩快报:2024H1 实现营收122.27 亿元,同比+33.47%;归母净利润14.52 亿元,同比+32.69%;扣非归母净利润12.95 亿元,同比+26.06%。
业绩超预期 收入&利润再创历史新高。公司2024H1 实现营收122.27 亿元,同比+33.47%;归母净利润14.52 亿元,同比+32.69%;扣非归母净利润12.95 亿元,同比+26.06%。其中2024Q2 实现营收65.39 亿元,同比+39.36%,环比+14.96%,营收创历史新高;实现归母净利8.07 亿元,同比+25.25%,环比+25.0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6.99 亿元,同比+15.15%,环比+17.28%,净利润同样创历史新高。公司业绩同环比实现高增,我们分析原因如下:
1)重点客户:特斯拉2024Q2 交付量44.40 万辆,同比-4.76%,环比+14.77%,2025 年下半年随特斯拉新车型推出,我们预计2025 年或将实现销量同比增长;赛力斯2024Q2 实现销量9.88 万辆,同比+749.30%,环比+18.56%,随未来新车型陆续推出及上市,我们预计赛力斯销量或将持续增长;吉利2024Q2 实现销量48.00 万辆,同比+29.18%,环比+0.90%,我们看好公司极氪、领克、银河、几何品牌下新能源车型陆续推出,带动吉利汽车新能源渗透率及销量增长;2)重点产品:平台化战略持续推进,公司内饰功能件、轻量化底盘、热管理业务的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销售收入保持稳步增长;汽车电子类产品订单开始放量,闭式空气悬架系统、智慧电动门系统等量产后实现快速增长;3)其他:公司墨西哥工厂快速推进,其中一期项目第一工厂已投产,另外三家工厂有序推进,球铰锻铝控制臂获宝马项目订单,为扩大欧洲市场奠定基础;同时公司持续推动降本增效等工作,不断提升经营绩效。
平台型Tier0.5 剑指全球汽配龙头。客户+:战略绑定特斯拉和造车新势力,进军全球供应体系。智能电动时代,依托公司QSTP 所形成的核心竞争力,与国际、国内创新车企及主要传统整车厂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先后伴随通用、吉利成长,目前战略绑定特斯拉、开启新一轮成长,同时已进入福特、FCA、LUCID、戴姆勒、宝马、大众、奥迪、本田、丰田等全球供应体系。顺应行业电动智能变革,公司积极与RIVIAN、蔚来、小鹏、理想、比亚迪、吉利新能源、赛力斯等头部造车新势力合作,探索Tier0.5 级的合作模式,为客户提供全产品线的同步 研发及供货服务,国际战略不断加速。此外公司汽车电子类业务迎来收获期,闭式空气悬架系统、智能刹车系统IBS、电动转向系统EPS、智慧电动门系统等项目逐步量产落地,为“科技拓普”做出重要贡献。
产品+:八大产品线,打造平台型企业。公司Tier0.5 级创新型商业模式继续快速发展,针对头部智能电动车企的单车配套价值不断提升,现已拥有8 大系列产品:汽车NVH 减震系统、内外饰系统、车身轻量化、智能座舱部件、热管理系统、底盘系统、空气悬架系统、智能驾驶系统,具备线控底盘一站式解决方案能力、完整的热管理模块及核心零部件自研自制能力,单车配套金额达3 万元并具备持续扩展空间。
积极布局机器人 具身智能星辰大海。特斯拉Bot 可沿用智能汽车芯片、算力、算法提升感知、决策、控制能力,同时分摊开发成本,复用车端供应链实现降本。鲶鱼效应下,机器人行业有望类智能电动车行业发展,技术成熟+成本下降带来的质变将推动人形机器人全面渗透。据世界银行数据,2023 年全球劳动人口约36.3 亿人,假设人形机器人单价25 万元,若11.6%的劳动者被机器人取代,则人形机器人全球市场可达105 万亿元。运动执行器是机器人核心部件之一,公司研发的机器人直线执行器和旋转执行器,已多次向客户送样,获得客户认可及好评,根据公司2023 年报,公司将根据客户需求尽快迭代升级并进入量产阶段。2024 年1 月4 日公司公告拟投资50 亿元(其中固定资产30 亿元)、规划用地300 亩用于机器人电驱系统研发生产基地项目,1 月8 日实现2 条电驱系统生产线投产,年产能为30 万套电驱执行器,新增产能已启动规划设计。
投资建议:公司是特斯拉产业链高业绩弹性标的,凭借行业领先的客户拓展和产品拓展能力,有望在电动智能化变革下崛起成为自主零部件龙头;当前机器人产能逐渐建设,有望在新业务领域逐渐贡献增量。看好公司主要客户需求变化和轻量化、智能驾驶系统、热管理系统、机器人执行器业务的成长性,以及规模效应驱动利润率的提升。公司2024 半年度利润历史新高,我们上调公司净利润预测,预计2024-2026 年收入为275.05/350.98/441.77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9.72/39.46/49.38 亿元,对应EPS 为1.76/2.34/2.93 元,对应2024 年7月23 日38.12 元/股的收盘价,PE 分别为22/16/13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特斯拉销量不及预期;机器人业务进展不及预期;竞争加剧;原材料成本上升等。猜你喜欢
- 2025-09-07 华海清科(688120):营收稳健增长 AI驱动先进封装市场新机遇
- 2025-09-07 中信建投(601066):投行、投资业务收入大幅改善 业绩表现超预期
- 2025-09-07 皖通高速(600012):通行费收入稳健增长 业绩符合预期
- 2025-09-07 芭薇股份(837023):受益于国货中腰部品牌崛起 战略加码全球化业务
- 2025-09-07 开特股份(832978):Q2单季度业绩创新高 合作图灵机器人开启新篇章
- 2025-09-07 旭升集团(603305):25Q2业绩改善明显 储能+出海步入收获期
- 2025-09-07 南网能源(003035):符合预期 “数智化综合能源服务商”初现
- 2025-09-07 恒丰纸业(600356):老牌烟草纸龙头 成长提速
- 2025-09-07 中国银河(601881):净利润增长近50% 自营、经纪系主要驱动
- 2025-09-07 成都先导(688222):DEL业务大幅回暖 AI持续贡献业绩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