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精选研报 正文
公司发布2024 年中报,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57 亿元;公司推行差异化产品策略,降本增效持续推进,盈利有望保持较强韧性;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4H1 归母净利润3.57 亿元,Q2 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明显: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20.93 亿元,同比增长6.45%;实现归母净利润3.57 亿元,同比下降11.8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48 亿元,同比下降10.78%。根据公司半年报计算,2024 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08 亿元,同比增长19.4%,环比增长39.8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长20.98%,环比增长43.23%。
24H1 负极销量同比高增,盈利有所承压:2024 年以来,公司新一代负极材料需求快速增长,带动出货量提升,上半年公司负极材料实现销量8.38万吨,同比增长59.34%。受行业竞争影响,负极材料价格处于较低水平,公司营收小幅增长,2024 上半年负极材料业务实现营收18.42 亿元,同比增长13.62%,毛利率同比下降7.79 个百分点至23.32%。展望后市,公司预计2024 年三季度可维持满产状态,且当前市场环境下负极材料产品差异化程度有所提高,以快充、超充性能为代表的高倍率负极材料产品正逐步实现对原有产品的升级换代,未来公司将通过差异化产品战略增强自身产品竞争力,通过扩大新产品产销规模提升市场占有率。
探索国际化发展战略,开拓境外市场:公司公告拟分别于新加坡、西班牙设立全资子公司和全资孙公司,海外基地布局逐渐清晰明朗。投资设立境外主体便于公司在境外建设和运营生产基地,有利于公司与国际客户建立技术交流和合作,我们预计公司海外市场有望逐步打开。
新型负极研发投入加大:硅碳负极材料是公司2024 年重点研发方向之一,公司已组建了成熟技术团队并构建中试产线,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和产品布局,逐步提高产品成熟度,未来新型负极有望逐步实现批量供应。
估值
结合公司中报和行业近况,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 年的预测每股收益为2.80/3.46/4.39 元,对应市盈率13.0/10.5/8.3 倍;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原材料及电力价格波动风险,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不达预期,新能源汽车产品力不达预期,客户集中风险,价格竞争超预期,产业链需求不达预期。猜你喜欢
- 2025-09-20 新华保险(601336):NBV增长亮眼 利润增速领先同业
- 2025-09-20 大唐发电(601991):Q2归母净利同比+32% 拟首次中期分红
- 2025-09-20 格力电器(000651)2025年中报点评:收入表现偏弱 盈利能力稳健
- 2025-09-20 奇安信(688561):经营提效 关注出海与下游需求恢复进展
- 2025-09-20 信安世纪(688201):费用与现金流管理优化 开拓新行业需求
- 2025-09-20 凯盛科技(600552):显示材料快速增长
- 2025-09-20 国联民生(601456):净利润大幅增长 并表及各业务增长拉动
- 2025-09-20 合盛硅业(603260):Q2工业硅、有机硅行业周期低谷业绩承压 公司有望受益于“反内卷”驱动
- 2025-09-20 晨光股份(603899):传统业务短暂承压 IP转型未来可期
- 2025-09-20 长城汽车(601633):2025Q2扣非净利润环比高增 坦克+WEY新品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