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精选研报 正文
QQ交流群586838595 |
财务费率增长致Q2 业绩短期承压。2024H1 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854 亿,同增1.3%;实现归母净利润63.4 亿,同降6.5%;扣非归母净利润同降5.6%,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分季度看:Q1/Q2 分别实现营收1403/1451 亿元,同比+5%/-2%;实现归母净利润30/33 亿元,同比+0.8%/-12%,Q2 业绩有所下滑,预计主要因汇兑收益减少致财务费率提升较多。分业务看:工程承包实现营收2595 亿元,同增1.8%;电力投资与运营实现营收122 亿,同降0.7%,主要因境外发电业务发电量略有下降;其他业务实现营收123 亿,同降6%。分区域看:2024H1 公司境内/境外分别实现营收2427/412 亿元,同比+2%/-2%。
Q2 毛利率显著改善,投资现金流出有所收窄。2024H1 公司综合毛利率12.4%,同比提升0.3pct,主要系电力投资运营盈利改善带动(工程/电力投运/其他业务毛利率分别同比+0.45/+2.2/-3.3pct,其中新能源运营毛利率同比提升0.6pct);Q2单季毛利率同比提升0.9pct,改善显著。H1 期间费用率7.71%,同比提升0.22pct( Q2 单季提升1.3pct ), 其中销售/ 管理/ 研发/ 财务费用率分别同增0.02/0.08/0.09/0.03pct((Q2 单季分别同增0.02/0.07/0.14/1.11pct),单季财务费用率提升较多,预计主要因汇兑收益较同期有所减少。H1 少数股东损益占比同比提高2.4pct。资产(含信用)减值损失较同期多计提4.23 亿,占营收比较同期提升0.14pct。归母净利率2.2%,同比下降0.2pct。H1 经营现金流净流出467 亿,较上年同期多流出74 亿;投资现金流净流出289 亿,较同期收窄146 亿,经营+投资现金流合计流出同比收窄72 亿。
新签合同额维持稳健增长,能源电力签单高景气。2024H1 公司新签合同额6489亿元,同增7.5%;Q2 单季新签3178 亿,同增13%。分业务看:H1 能源电力签单3842 亿,同增21%,其中火电/风电/太阳能/水电/抽蓄电站分别同增306%/33%/5%/-47%/-25%。水资源与环境/市政基础设施/其他业务(砂石骨料等)分别新签899/1457/290 亿,同比-12%/-14%/+100%。1-7 月公司新签合同额7058 亿元,同增7.8%;7 月单月新签合同额同增11%,维持稳健增长。
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提升,电力运营毛利率显著改善。截至2024H1 末公司控股并网装机容量28GW,其中风电/光伏/水电/火电/独立储能装机量分别达9/8/6.9/3.6/0.55GW,同增14%/185%/持平/4%/269%,新能源装机规模达17GW,占比61%。2024H1 电力运营实现营收122 亿,同降0.7%((其中新能源运营收入54 亿,同增7.8%),占比4.3%;毛利率47%,同增2.2pct((新能源运营毛利率56.3%,同增0.6pct);贡献毛利润58 亿,占比17%,盈利能力明显改善。公司规划目标“十四五”期间新增30GW 新能源装机,当前已完成10.5GW,后续随着装机规模提升,运营贡献利润有望持续增长,带动整体净利率改善。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140/151 亿元,同比增长2%/6%/8%,对应EPS 分别为0.77/0.81/0.88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6.6/6.3/5.8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建设需求不及预期、基建投资低于预期、资产减值风险、海外业务经营风险等。QQ交流群586838595 |
猜你喜欢
- 2025-05-03 徐工机械(000425):国企改革效果显现 报表质量持续改善
- 2025-05-03 兴业银行(601166):利息净收入和中收成两大亮点 信贷结构优化再进一程
- 2025-05-03 万科A(000002):短期压力犹存 持续融资及盘活存量
- 2025-05-03 民生银行(600016):营收增长彰显转型成果 拨备节奏决定买入时点
- 2025-05-03 工商银行(601398):信贷投放聚焦实体 拨备水平提高
- 2025-05-03 中航西飞(000768):1Q25净利同增6% 国产民机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 2025-05-03 中国外运(601598):1Q25主业毛利稳健 投资收益同比下降
- 2025-05-03 海澜之家(600398):1Q25高基数下表现稳健 京东奥莱健康增长
- 2025-05-03 欧派家居(603833):2025Q1经营向好 盈利能力稳健改善-公司信息更新报告
- 2025-05-03 浦发银行(600000):负债夯实、资产质量改善 聚焦“数智化”战略带来的业绩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