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精选研报 正文
温馨提示: 本文所述模型仅限学术探讨,"基于开源数据集的理论推演".本站所有指标或视频战法,皆为举例演示或技术复盘,仅做验证学习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用于实盘,否则自负盈亏,风险自担!“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收益”“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指标交流QQ群:586838595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4 年报:公司2024 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3.93 亿元,同比+2.84 亿元(+13.44%);24Q4 归母净利润5.69 亿元,同比+3.80 亿元(+201.28%),环比-0.80 亿元(-12.32%)。现金分红4.14 亿元,分红比例17.32%,同比-1.1pct,按3 月25 日收盘价计算股息率2.2%。
事件评论
煤炭:煤质改善售价平稳,量增本降盈利增厚1)产销:Q3 刘庄矿事故影响消除,Q4 产销量环比提升。单四季度,公司实现商品煤产量/销量517/509 万吨,分别同比+69/+64 万吨(+15%/+14%),分别环比+65/+40 万吨(+14%/+9%)。2024 全年,公司实现商品煤产量/销量1906/1887 万吨,分别同比-31/-81 万吨(-2%/-4%)。
2)价格:或主要受公司煤质提升影响,公司Q4 吨煤售价逆市增长。单四季度,公司实现吨煤售价582 元/吨,同比+9 元/吨(+2%),环比+24 元/吨(+4%)。2024 全年,公司实现吨煤售价567 元/吨,同比+16 元/吨(+3%)。
3)成本:单四季度,吨煤成本346 元/吨,同比-63 元/吨(-15%),环比+2 元/吨(+1%)。
2024 全年,吨煤成本342 元/吨,同比-9 元/吨(-3%)。
4)毛利:价格提升成本平稳,Q4 煤炭业务盈利环比改善。单四季度,吨煤毛利236 元/吨,同比+72 元/吨(+44%),环比+22 元/吨(+11%)。2024 全年,吨煤毛利225 元/吨,同比+25 元/吨(+13%)。
电力:2024 年9 月底板集电厂二期(2*1000MW)双机投运Q4 贡献量增单四季度,公司实现发/售电量43/41 亿度,分别同比+12/+12 亿度(+38%/+41%),分别环比+3/+3 亿度(+7%/+9%)。Q4 公司平均上网电价(不含税)0.4118 元/千瓦时,同比+0.2 分/千瓦时(+0.4%),环比+1.3 分/千瓦时(+3%)。2024 全年,公司实现发/售电量129/122 亿度,同比+24/+24 亿度(+23%/+24%)。2024 年公司平均上网电价(不含税)0.4078 元/千瓦时,同比-0.2 分/千瓦时(-0.5%)。
煤电一体化进程加速,成长属性逐步兑现。2025 年板集电厂二期投运后形成电力增量有望对冲安徽电价下降对盈利影响。中长期看,公司目前在建电厂项目中,上饶电厂2*1000MW 及滁州电厂2*660MW 预计2026 年3 月并网,六安电厂2*660MW 预计2026年6 月并网。2026 年后随着电厂全部投产完毕,未来有望为公司带来丰厚盈利。此外,公司杨村煤矿500 万吨产能若核准通过,量增+煤电一体共振有望助力公司迈上新台阶。
投资建议:假设2025 年安徽火电电价下降2.3 分/度,预计公司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22.83/27.73/30.90 亿元,对应3 月25 日收盘价计算PE 为8.10x/6.67x/5.99x,按公司2024 年计划分红比例17.32%计算股息率分别为2.1%/2.6%/2.9%。
风险提示
1、经济承压影响下游需求风险;
2、外部因素导致煤价或煤炭板块出现非季节性下跌风险。猜你喜欢
- 2025-09-18 龙佰集团(002601)2025年半年报点评:2025Q2归母净利润环比提升 2026年矿端增量可期
- 2025-09-18 芭田股份(002170):磷矿盈利不及预期 等待新批产能释放
- 2025-09-18 桐昆股份(601233):25H1业绩同比提升 看好涤丝格局持续改善
- 2025-09-18 松井股份(688157)2025年半年报点评:2025H1汽车板块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全固态电池绝缘胶框打印方案加速商业化
- 2025-09-18 光明肉业(600073):25H1牛羊肉业务亮眼 固定资产减值拖累利润端
- 2025-09-18 焦点科技(002315):主站流量以及AI麦可收入增长亮眼 即将上线买家侧AI产品
- 2025-09-18 昊华科技(600378):Q2业绩同环比高增 新材料平台持续发力
- 2025-09-18 招商公路(001965):收入表现稳健 成本拖累Q2业绩
- 2025-09-18 华鲁恒升(600426):煤化工行业领军者 煤气化平台优势突出
- 2025-09-18 中国石油(601857):控股股东划转股份给中国移动集团 有望受益于数智化转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