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公式网是一个专注于股票软件、股票公式资源分享的平台
微信公众号:精品公式指标

网站首页 > 精选研报 正文

南芯科技(688484):推出190VPP压电液冷驱动芯片 工业+汽车电子打开成长空间

admin 2025-07-15 14:09:51 精选研报 9 ℃

温馨提示: 本文所述模型仅限学术探讨,"基于开源数据集的理论推演".本站所有指标或视频战法,皆为举例演示或技术复盘,仅做验证学习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用于实盘,否则自负盈亏,风险自担!“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收益”“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指标交流QQ群:586838595


 

  事件:公司宣布推出自主研发的190Vpp 压电微泵液冷驱动芯片 SC3601,可在移动智能终端实现低功耗液冷散热,搭载该芯片的液冷方案可大幅提升移动智能终端散热性能,填补了国产技术空白。

AI芯片加速发展,打开先进散热方案成长空间:大模型的训练与推理需求推动 AI 芯片的单卡算力节节攀升,随之产生高功耗和高温升的问题。实验结果显示,当芯片的工作温度接近 70-80℃ 时,温度每升高 10℃,芯片性能降低约 50%,温升成为 AI 应用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也催生了先进散热技术的广阔市场需求。公司SC3601 集成升降压转换器, 驱动电压峰峰值达190V,采用 WLCSP 和 QFN 小型化封装,响应速度可达亚毫秒级,完美匹配压电微泵液冷系统的需求。SC3601 可实现 10 倍的节电效率提升,驱动波形的总谐波失真加噪声 (THD+N) 低至 0.3%,待机功耗低至微安级。除了算力芯片的微泵液冷散热外,SC3601 还适用于触觉反馈、固态按键等压电驱动应用,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触觉显示器、键鼠等移动智能终端中均能实现低功耗和高精度的控制,未来有望拓展应用至工业和车载领域。目前,SC3601 已在多家客户导入验证并即将量产。

25Q1 营收持续增长,盈利能力环比有所增强:收入端: 2024 年公司实现营收25.67 亿元,同比增长44.19%;实现归母净利润3.07 亿元,同比增长17.43%;伴随手机换机需求释放和行业去库存加快,受品牌厂商的不断技术创新,整体消费电子市场逐步回暖,公司2024 年整体经营状况稳健,业绩持续向好。2025 年Q1,公司实现营收6.85 亿元,同比增长13.86%,环比增长2.56%;实现归母净利润0.63 亿元,同比下降36.86%,环比增长80.80%;25Q1 营收同比增长主要系公司业务规模扩大、销售额增长。利润端:2024 年公司毛利率为40.12%,同比-2.18pct;净利率为11.95%,同比-2.73pct;2025 年Q1 公司毛利率为38.16%,同比-4.41pct,环比+0.12pct;净利率为9.19%,同比-7.52pct,环比+3.96pct,盈利能力环比有所增强。

费用端: 2024 年销售/ 管理/ 研发/ 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78%/8.57%/17.01%/-2.78% , 同比变动分别为-0.60/-0.06/+0.58/-0.40pct,研发费用率同比有所提升,主要系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增加,相关薪酬、研发材料等投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所致。

模拟芯片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工业+汽车电子打开新的成长空间: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2024 年11 月份预测的数据,2024 年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将实现841 亿美元,较2023 年同比增长3.7%。从长期来看,随着人工智能、高性能运算、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需求增长,模拟芯片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随着工业4.0 的推进和智能制造的兴起,模拟芯片在提高系统性能、增强能效和优化成本效益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同时,智能汽车搭载的传感器数量显著增加,摄像头和激光雷达需求普及,5G-V2X 和车载以太网通信推动通信芯片需求增加。伴随着国内推动汽车、工业领域的国产自主可控的力度逐步加强,市场潜力巨大,公司还会持续布局汽车电子、工业领域的产品矩阵。在工业领域,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储能、无人机、电池系统等下游方向。2024 年,公司持续推出了多款适用于储能、光伏、通信领域的芯片新品。今年及未来,公司将积极布局AIPower、工业自动化、工控及机器人领域,后续工业相关在公司整体业务中的占比有望得到提升。在汽车电子领域,受益于汽车电子市场的回暖和国内需求的驱动,2024 年公司汽车充电产品销售规模迅速增长,电源芯片和驱动芯片也随着新产品推广应用放量增长。

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在几大市场重点布局,未来将在移动通讯、汽车电子、适配器、大众消费等领域多点开花,公司将围绕这些领域持续完善整个充电链路的产品生态。公司凭借前瞻的产品定义能力和强大的研发能力,产品具有性能领先和高可靠性等优势,在智能手机、汽车电子、工业和泛消费等领域获得客户广泛的认可;伴随消费电子市场的回暖趋势,叠加汽车电子领域成果不断累积,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增长;预计2025-2027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1 亿元、5.48 亿元、7.19 亿元,EPS 分别为0.71、1.29、1.69元/股,对应PE 分别为54X、30X、23X。

风险提示: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市场需求波动风险、重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