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精选研报 正文
温馨提示: 本文所述模型仅限学术探讨,"基于开源数据集的理论推演".本站所有指标或视频战法,皆为举例演示或技术复盘,仅做验证学习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用于实盘,否则自负盈亏,风险自担!“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收益”“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指标交流QQ群:586838595
2024 年,京沪高铁实现营业总收入421.57 亿元,同比增长3.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7.68 亿元,同比增长10.59%,公司在疫情后复苏阶段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京福安徽营收加速增长,叠加雄商高铁2026 年通车预计贡献增量客源车次,中长期具有明显成长性。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京沪高铁:中国高铁标志性工程,2024 年归母利润超127 亿元。京沪高铁是中国高速铁路的标志性工程,全长1318 公里,2011 年全线通车,2020 年A 股上市,累计运输旅客超16 亿人次。公司商业模式是采取委托运输管理模式运营,运输组织由沿线铁路局具体负责。公司主营业务为高铁旅客运输,营收来源主要分为旅客运输收入和路网服务收入,2024 年分别占比为38%和62%。2024 年和2025年Q1 营收分别为421.6 亿元和102.2 亿元,同比增长3.6%和1.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7.7 亿元和29.6 亿元,同比增长10.6%和0.03%,毛利率分别为47.4%和45.4%。
高铁行业:2024 年发送旅客超32 亿人次,中国公众最偏好的出行方式之一。2008年京津城际开行标志中国进入高铁时代,截至2024 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已超过4.5 万公里。2024 年高铁客运量占铁路客运量比例超75%。
关键因素:①票价机制:高铁客运价格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京沪高铁差异化定价策略有效平衡客流量与收益,当前执行的二等座票价较京沪航线经济舱均价低超20%,价格优势明显。②出行需求:2024 年京沪高铁沿线七省市GDP 占全国三成以上,有效支撑高铁客运出行需求。③网络效应:日益完善的高铁网络催化增量出行需求,雄商高铁未来开通有望为京福安徽线路带来增量客源。④技术进步:动车组技术进步改善高铁线路使用效率,目前我国时速达450km/小时的CR450 动车组正在研发过程中,展望未来若后续逐步落地应用,将有助于高铁线路提供更加充足的产能供给。
同业对比:京沪高铁运营模式“轻”优势,日本东海客运盈利能力具备领先水平。国内方面,京沪高铁委托管理模式运营,广深铁路全环节负责运行,京沪高铁的商业模式更偏向高附加值的长途干线运营与路网资产收益,而广深铁路则侧重综合运输服务与区域市场深耕。中日对比方面,日本东海客运盈利能力更具优势,京沪高铁资产负责率相对较低。
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 年的营业收入为441.73/464.31/492.40 亿元,同比增长4.8%/5.1%/6.0%。预计公司2025-2027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9.36/143.69/159.36 亿元,同比增长1.3%/11.1%/10.9%,预计2025-2027 年公司EPS 分别为0.26/0.29/0.33元/股,对应20.6/18.6/16.7 倍PE。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宏观经济波动抑制出行需求风险,跨线列车协同效应弱化风险,京福安徽盈利可持续性风险,刚性成本压力,交通方式替代竞争加剧风险。猜你喜欢
- 2025-08-02 智微智能(001339):智算业务翻倍增长 紧抓AI+国产化机遇
- 2025-08-02 极米科技(688696):主营盈利显修复 车载商用拓增量
- 2025-08-02 海信家电(000921):经营暂时承压 期待困境反转
- 2025-08-02 昆药集团(600422):焕耀新章 蓄势而行
- 2025-08-01 青岛银行(002948):业绩高增长 冲刺三年战略收官
- 2025-08-01 宏发股份(600885):业绩符合预期 全球份额保持领先
- 2025-08-01 伯特利(603596)系列点评九:发布员工持股计划 助力长期成长
- 2025-08-01 国恩股份(002768):拟布局PEEK材料 大化工业务持续进击
- 2025-08-01 东方雨虹(002271):应收处置推进中 海外拓展进行时
- 2025-08-01 赛恩斯(688480)2025H1业绩预告点评:费用&减值拖累业绩 开展药剂投资 股权激励锁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