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精选研报 正文
温馨提示: 本文所述模型仅限学术探讨,"基于开源数据集的理论推演".本站所有指标或视频战法,皆为举例演示或技术复盘,仅做验证学习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用于实盘,否则自负盈亏,风险自担!“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收益”“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指标交流QQ群:586838595
事项:
8 月11 日,公司发布高管增持公告,具体内容为:自2025 年8 月12 日起6个月内,中国长安和长安汽车高层共19 人,以自有或自筹资金集体增持公司A 股股份,每人不低于人民币30 万元,合计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570 万元。
评论:
长安汽车重组为独立央企,依托新体制加速协同创新。7 月29 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在重庆挂牌,标志着原隶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的长安汽车业务已完成整体重组,升级为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中央企业,即继一汽、东风后第三家汽车央企。中国长安汽车的成立,有利于公司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拓展国际化业务、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等。“新长安”提出涵盖新使命、新战略、新汽车、新生态、新服务五大维度的“五新”战略,其本质是通过央企特有的资源统筹机制,将碎片化的产业要素整合为协同创新的有机体系。
重组后首次增持,彰显对公司长期发展的坚定信心。此次增持是首例央企集团高层集体增持下属上市公司股票的案例,以实际行动支持长安汽车加快做强做优做大,充分体现了集团和公司高层对于长安汽车长期投资价值和未来持续发展前景的认可。此次增持主体包括中国长安汽车现任全体董事、高管,及长安汽车部分董事、高管,共计19 人。通过集体增持,核心团队与公司利益深度绑定,进一步强化核心团队稳定性,释放出对公司发展的强烈信心。同时,这也表明公司积极响应国资委、证监会关于市值管理的工作要求,在提升经营质量的同时,推动价值实现。
新能源、智能化、出海三大计划齐发力,有望推动公司2025 年实现量利齐升。
销量:我们预计2025 年自主乘用车销量190 万辆,同比+14%。“香格里拉”新能源计划、“北斗天枢”智能化计划持续推进,三大新能源品牌启源、深蓝、阿维塔势头良好,1H25 分别实现销量8.3 万、13.3 万、5.5 万辆,同比+14%、+72%、+1.6 倍,我们预计2025 年自主新能源销量105 万辆,同比+45%。
正面盈利要素:启源、深蓝、阿维塔量增对固定成本的摊薄,新能源品牌有望实现单季度盈亏平衡。同时,“海纳百川”全球化计划持续开拓布局,泰国罗勇工厂已于今年5 月投产,新增10 万辆海外产能,出口有望改善公司盈利。
负面盈利要素:行业中的油车电车都面临降价压力,长安亦然。
盈利的综合展望:我们预计2025 年全年长安自主(不含深蓝)实现经营性盈利21 亿元,同比-17 亿元;深蓝汽车实现净利6.4 亿元,同比+24 亿元,扭亏为盈;阿维塔实现净利-26 亿元,同比+14 亿元,大幅减亏。
投资建议:长安作为国内领先的央企车企,且与华为汽车智能化深化合作,是整车行业中的重要标的。1)短期,关注2025 年重点新车表现,如启源A06等;2)长期,看好长安在央企组织下带来的效率与资源的改善,以及在产品定义、西南地区人才储备等方面的优势,有望随新品、电动智能、出海打开成长空间。我们预计2025-27 年长安自主乘用车(全口径)销量190 万、234 万、261 万辆,同比+14%、+23%、+12%,归母净利为64 亿、92 亿、111 亿元,对应PE 20 倍、14 倍、12 倍,其中预计扣非归母净利24 亿、62 亿、81 亿元。
综合考虑公司平稳向上的基本面与历史估值,给予公司2025 年25 倍PE,对应股价16.11 元,空间24%,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节奏及销量低于预期,行业价格战压力高于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等。猜你喜欢
- 2025-08-12 行动教育(605098):“百校计划”执行良好 “AI战略”助力成长
- 2025-08-12 万华化学(600309):25Q2费用优化利润环比持平 技术创新拓宽产品布局
- 2025-08-12 健盛集团(603558):Q2收入略降 盈利表现稳健
- 2025-08-12 煌上煌(002695):经营相对稳健 主动控制费用
- 2025-08-12 能之光(920056):高分子助剂“小巨人” 相容剂处领先地位
- 2025-08-12 颀中科技(688352):显示驱动封测领军者 非显示业务打造第二极
- 2025-08-12 小商品城(600415):“全球数贸中心”开业在即 市场化定价有望大幅增厚公司业绩
- 2025-08-12 华峰化学(002064):H1景气承压 静待下游复苏
- 2025-08-12 海泰新光(688677):去库影响减弱 期待二季度业绩修复
- 2025-08-12 春风动力(603129):Q2业绩超预期 三大业务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