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精选研报 正文
温馨提示: 本文所述模型仅限学术探讨,"基于开源数据集的理论推演".本站所有指标或视频战法,皆为举例演示或技术复盘,仅做验证学习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用于实盘,否则自负盈亏,风险自担!“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收益”“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指标交流QQ群:586838595
核心观点
公司目前为国产电子大宗气体龙头以及内资最大氦气供应商。随着集成电路与面板的发展,电子大宗气体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凭借成熟的管理经验与先进的技术,公司分别于2018、2021 年突破国内面板、集成电路市场,成为国内首家,目前在手订单饱满,新增订单持续推进,同时公司对电子特气亦有布局,随着电子大宗气体现场制气项目与电子特气的落地,公司有望快速成长。
事件
公司发布2025 年半年报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1.14 亿元,同比+14.56%,实现归母净利1.18 亿元,同比-13.44%。Q1、Q2 营收分别为5.48、5.66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0.56、0.61 亿元。
简评
Q2 环比改善,项目逐步释放
上半年,公司成功在深圳、南通等地获取多个电子大宗现场制气项目,同时加强存量项目建设进度管理,推进在建项目如期交付,陆续在青岛、武汉、东莞等地实现多个项目商业化运行。氦气方面,公司持续完善氦气供应链全球布局,推动与卡塔尔能源公司签署长期氦气采购协议,提升公司对氦气原料供应的管理和维护能力。受益于项目释放,公司营收稳增,上半年电子大宗气收入8.11 亿元,同比+15.01%,通用工业气体收入2.53 亿元,同比+13.75%。Q2 公司实现营收5.66 亿元,环比+3.24%,归母净利为0.61 亿元,环比+8.23%,毛利率为26.97%,环比+1.22pct,随着氦气价格企稳,公司盈利拐点已现。
电子大宗气体市场前景广阔,公司在手订单饱满伴随着国内半导体、面板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国内电子大宗气体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据公司招股说明书,2021 年中国电子大宗气体市场规模达到86 亿元,当前我国正积极承接全球第三次半导体产业转移,随着全球晶圆厂的加速扩建以及产能的逐步释放,下游市场对电子大宗气体的需求广阔,市场空间有望持续扩大,预计2025 年电子大宗气体市场规模将达到122 亿元,复合增长率约为9.14%。电子大宗气体由于行业进入壁垒高、客户准入周期长,国内气体公司的替换难度较大。对于电子半导体客户 的单个现场制气项目,电子大宗气体通常仅有一个供应商,供气期15 年,因此,基本只有客户有新增产线时才会出现新进入者的机会,客户在准入时对电子大宗气体供应商的运营经验又有较高限制,导致“强者恒强”效应突出,行业一度被林德气体、法液空、空气化工垄断。2018 年,公司中标惠科股份现场制气项目并高效建成投产,首次实现了内资气体公司在半导体显示领域供应超高纯电子大宗气体的突破。2021 年,公司凭借在半导体显示领域的项目经验积累和超高纯气体制备技术的不断提升,成功中标晶合集成扩建产线配套的现场制气项目,取代了客户原项目选择的外资气体公司,实现了国产替代的突破。目前公司已与林德气体、液化空气、空气化工形成3+1 格局。
2024 年上半年,公司持续以电子大宗气体业务为核心开拓市场,获取了武汉楚兴(二期)、珠海华灿等电子大宗气体项目,夯实公司在国内电子大宗气体业务的领先地位。此外,在电子大宗气体基础上,公司对电子特气亦有布局,规划三氟化氮(规划3000 吨产能)、溴化氢(300 吨)等项目,积极推进六氟丁二烯、高纯氯化氢、等产品的研发和建设。随着电子大宗气体现场制气项目与电子特气的落地,公司有望快速成长。
氦气价格逐步触底,供应链持续夯实
氦气业务方面,公司以林德气体与普莱克斯合并案剥离的氦气业务为契机进入全球氦气供应链,同时,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形成了纯化、储运、冷箱冷却、提纯技术、冷磁等技术,覆盖了氦气的完整供应链,形成了自主可控的技术能力,目前是最大的氦气内资供应商。2023 年,公司IPO 拟投入6.2 亿元用于氦气及氦基混合气智能化充装建设项目,夯实氦气供应链。目前氦气价格已逐步触底,12 月5 日,太阳日酸发布公告称因原料成本提升,决定重新修订价格,从2025 年2 月开始,氦气出厂价提高20%以上,12 月13 日,日本岩谷发布公告,2025年1 月开始,氦气等产品价格上调15%-25%,同时随着氦气需求的持续增长,公司氦气2025 年有望量价齐升。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1 亿元、5.23 亿元和6.91 亿元,EPS 分别为0.26、0.40、0.52 元,PE 分别为43.24X、28.23X、21.3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现场制气模式下,相关资产的经济效益与对应客户的经营状况直接相关,若客户履约能力恶化,可能导致资产减值的风险。2、零售供气模式下,气体毛利率受气体市场价格和能源成本等因素影响,若市场价格下降或能源成本上升,可能导致气体毛利率下降的风险。3、氦气原料主要依赖进口,若气源地产量下降,可能导致氦气采购价格上涨、采购量减少等风险。4、公司新建项目投产后,若现场制气客户用气量不及预期或自建工厂市场开拓不足, 可能导致新增产能利用率较低的风险。猜你喜欢
- 2025-09-06 大参林(603233):Q2利润增长超预期 持续动态优化门店网络
- 2025-09-06 水晶光电(002273):业绩稳步增长 重点关注后续AR催化
- 2025-09-06 仙鹤股份(603733):林浆纸用一体化布局完善 中长期增长动能充沛
- 2025-09-06 南京银行(601009):营收业绩增长提速 “双U”发展曲线巩固
- 2025-09-06 巨星科技(002444):25H1业绩微增 Q2利润实现同环比提升
- 2025-09-06 浙富控股(002266):充分受益抽蓄和核电行业景气度 危废资源化业务有望受益8部门三年专项行动
- 2025-09-06 天山铝业(002532):具备行业稀缺的成长属性 投资价值凸显
- 2025-09-06 新宝股份(002705):产能领先布局下关税影响或有限 盈利能力持续优化
- 2025-09-06 日联科技(688531):业绩符合预期 打造工业检测平台型企业
- 2025-09-06 众生药业(002317):2025H1利润增长亮眼 加速布局“代谢+呼吸”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