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公式网是一个专注于股票软件、股票公式资源分享的平台
微信公众号:精品公式指标

网站首页 > 精选研报 正文

日联科技(688531):AI赋能引领行业趋势 横纵拓展订单持续增长

admin 2025-09-17 00:13:54 精选研报 3 ℃

温馨提示: 本文所述模型仅限学术探讨,"基于开源数据集的理论推演".本站所有指标或视频战法,皆为举例演示或技术复盘,仅做验证学习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用于实盘,否则自负盈亏,风险自担!“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收益”“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指标交流QQ群:586838595


 

  事件:

      2025 年8 月29 日,日联科技发布2025 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公司2025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60 亿元,同比增长38.34% ;扣非归母净利润0.60 亿元,同比增长15.34%。

点评:

公司2025 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8.34%,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34%,公司订单充足且持续增长。2025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0亿元,同比增长38.34%;归母净利润 0.83 亿元,同比增长7.8%;扣非归母净利润 0.6 亿元,同比增长15.34%,毛利率为44.11%,同比减少1.31pct。

分产结构,2025 上半年,X 射线智能检测设备收入4.09 亿,同比增长40.67%,毛利率44.83%,同比提升1.22pct。其中,1)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领域收入2.11 亿,同比增长54.63%,毛利率为50.42%。2)新能源电池检测领域收入0.98 亿,同比增长69.17%,毛利率32.27%。3)铸件焊件及材料检测领域收入0.92 亿,同比增长1.21%。此外,备品备件及其他收入0.51 亿,同比增长23%。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61 亿元,同比增长 42.55%,环比增长30.76%;归母净利润为0.47 亿元,同比增长10.44%,环比增长34.3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0.40 亿元,同比增长 45.71%,环比增长 100.25%。主要得益于公司主营业务覆盖众多领域,市场需求旺盛订单量充足,通过不断提高产能产出和扩大经营规模带动业绩进一步增长,上半年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近一倍。上半年净利润增速不及营收增速,主要是受新增马来西亚、匈牙利、美国等海外工厂开办及建设费用,人工智能研发中心筹办建设、日联研究院扩张产生的新增研发费用,新增员工股权激励产生的股份支付费用等费用的影响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5112.26 万元,同比增长240.93%,主要归因于公司在手订单持续增长,同时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所致。

AI 多方面重构工业X 射线检测设备行业的竞争格局,公司推出业内首款AI垂直大模型发布。AI 正通过提升检测精度与效率、拓展应用场景、降低成本等方式,从多方面重构工业X 射线检测设备行业的竞争格局。一是提升检测精度与效率。AI 算法可大幅提高X 射线检测设备的图像识别准确率;二是快速拓展应用场景。AI 的泛化性是提升工业X 射线检测设备场景适用性的关键影响因素,借助AI,可以实现工业X 射线检测设备在不同应用场景的快速适应,快速部署,快速检测;三是降低生产成本。工业X 射线检测设备配合AI智能算法,能实现快速智能识别和缺陷分类,提高产品良率和质量,减少因质量问题导致的返工报废及客诉成本,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公司深度融合AI 技术,在行业内率先构建了工业 X 射线检测“数据+算法+算力”的 AI 智算闭环,巩固扩大企业的技术和应用领先优势。公司成立日联研究院、人工智能研发中心,依托上述主体的 AI 技术开发能力,持续迭代升级工业 X 射线  影像检测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目前已发布业内首款工业射线影像 AI 垂直大模型。

收并购上半年迈出关键一步,工业检测平台型企业建设启航。报告期内,公司先后投资并购了创新电子以及珠海九源。创新电子主要产品是 X 射线检测系统,主要应用在电子制造、泛工业无损检测等领域,其产品销售主要面向美洲市场。珠海九源主要产品是新能源电能变换与智能检测设备,主要应用于电池制造、电力实验室及储能系统等领域,掌握关键技术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创新电子及珠海九源的主营业务契合公司业务发展方向及公司发展战略,在技术、产品、市场等多个维度与公司形成强协同效应,将为公司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工业X 射线检测装备供应商,随着国产替代持续推进,电子半导体行业需求逐步旺盛、锂电池行业需求修复改善以及汽车零部件相关检测需求稳步增长,工业X 射线行业将迎来结构性增长机遇,看好公司设备和射线源的国产替代业绩有望持续增长。预计公司2025—2027 EPS 分别为1.13、1.54 和2.16 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下游需求放缓;(2)业务拓展不达预期;(3)贸易摩擦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