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公式网是一个专注于股票软件、股票公式资源分享的平台
微信公众号:精品公式指标

网站首页 > 精选研报 正文

圣湘生物(688289):生长激素业务表现亮眼 并购布局诊疗一体化

admin 2025-10-13 08:24:09 精选研报 5 ℃

温馨提示: 本文所述模型仅限学术探讨,"基于开源数据集的理论推演".本站所有指标或视频战法,皆为举例演示或技术复盘,仅做验证学习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用于实盘,否则自负盈亏,风险自担!“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收益”“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指标交流QQ群:586838595


 

  核心观点

2025H1 业绩符合预期,中山海济及红岸基元的并表增厚公司业绩,公司表观收入实现稳健增长,内生业务方面,由于呼吸道发病率相比去年同期处于较低水平,叠加增值税率调整影响,公司内生增长有所承压。25Q3 呼吸道的发病率仍处于较低水平,预计25Q3 内生收入增长仍有所承压,25Q4 业绩仍需观测呼吸道疾病发病情况,下半年表观收入同比预计仍有望实现稳定增长。公司作为分子诊断行业龙头,产品矩阵丰富,行业认可度高,在呼吸道检测领域先发优势明显,居家检测服务的拓展进一步带来业绩增量,同时看好公司通过并购+自研布局诊疗一体化。

      事件

      公司发布2025 年中报

2025H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9 亿元,同比增长21.15%,实现归母净利润1.63 亿元,同比增长3.8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12.19%,基本每股收益为0.28 元/股。2025Q2实现营业收入3.93 亿元,同比增长20.59%,实现归母净利润0.71亿元,同比下降6.21%,扣非归母净利润0.45 亿元,同比下降4.18%,基本每股收益为0.12 元/股。

      简评

2025H1 业绩符合预期,中山海济生长激素业务表现亮眼2025H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9 亿元,同比增长21.15%,实现归母净利润1.63 亿元,同比增长3.8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12.19%。2025Q2 实现营业收入3.93 亿元,同比增长20.59%,实现归母净利润0.71 亿元,同比下降6.21%,扣非归母净利润0.45 亿元,同比下降4.18%。中山海济上半年并表期间收入2.16 亿元,红岸基元上半年并表收入1054 万元,剔除中山海济及红岸基元并表的收入贡献,公司2025H1 内生业务收入同比下滑10%,上半年公司业绩符合预期。2025H1 由于呼吸道发病率相比去年同期处于较低水平,叠加增值税率调整影响,公司内生增长有所承压,随着中山海济于今年2 月份并表,公司表观业绩实现稳健增长,2025 上半年,中山海济新增原液生产线,原液总产能实现翻倍增长,1-6 月实现营业收入2.4 亿元,净利润0.97亿元,同比增长 120%。

分子诊断领域多点开花,产品矩阵持续完善,居家快检模式前景广阔在呼吸道疾病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耶氏肺孢子菌等三联核酸检测试剂盒获批上市,为公司首个真菌检测试剂,单次检测覆盖三大高危病原体,显著提升侵袭性肺真菌病诊疗效率。同时公司依托“互联网+医疗”居家快检模式,共同驱动呼吸道类产品直达C 端,未来居家快检模式有望持续导入其它品类产品,发展前景广阔。

妇幼健康领域,公司研发的HPV 13+2 核酸检测试剂获得国家宫颈癌筛查资质认证,成为国内第三家获得宫颈癌筛查预期用途的企业,公司的高效解决方案可实现“检测-评估-接种”全流程1 小时闭环。血源筛查领域,公司凭借NatchCS3 Plus 全自动一体机的高集成设计与智能防污机制,适配单检混检需求,显著提升检测效率,推动我国血站系统向标准化、智能化升级,助力输血医学高质量发展。基因测序领域,2025 年1 月SansureSeq1000高通量测序仪获批上市,高效赋能临床与科研,有望抢占国产替代窗口期,实现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药物基因组领域,公司已有8 款药物基因组学系列产品连续上市,成功搭建起抗凝、降压、降脂等药物基因组学领域常用药物基因检测的产品矩阵,成为该检测赛道产品最为齐全的企业之一。

对外投资与并购拓展新增长点,有望打造覆盖全产业链生态的平台型企业公司积极寻找优质标的,通过设立产业基金,进一步加大对外投资与合作。2025 年初,公司收购中山海济100%股权,布局生长激素领域,此次收购不仅为公司在儿科领域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有助于实现打造“诊断+治疗”一体化健康方案的综合战略布局。此外,公司进一步增资真迈生物,继续深化合作,加速基因测序国产方案的替代和推动基因技术的国际化突破。上半年,公司测序业务实现营业收入超三千万元,同比增长三倍。同时进一步增资圣维鲲腾,聚焦新一代便携式分子POCT 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其核心产品QPOC2.0分子诊断平台在技术迭代和应用场景上实现进一步升级,集成支持超多重检测的微流控芯片,引入AI 算法提升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可覆盖复杂感染性疾病病原体联检、耐药基因筛查、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癌症早筛等多种分子诊断领域。公司持续通过自主研发、战略合作、产业并购等多种方式,加大全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

2025H1 年毛利有所下滑,管理费用率及研发费用率下降明显公司2025 年上半年销售毛利率为73.28%,同比下降3.99 个百分点,预计主要系呼吸道检测试剂盒等高毛利率产品价格有所下调以及增值税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所致。公司2025 年上半年销售费用率为31.83%(+0.65pp);管理费用率为12.09%(-4.48 pp),预计主要由于公司持续降本增效所致;研发费用率为17.71%(-2.47 pp),财务费用率为-3.98%(+1.72 pp),主要系报告期内存款利息收入减少所致。2025 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43 亿元,去年同期为-0.63 亿元,主要系报告期内政府补贴及税收返还较上期减少所致。公司2025 年中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为7.62 亿元,较年初增长43.93%,主要系报告期内信用账期调整及新增并表公司影响。其余财务指标基本正常。

展望下半年,仍需观测呼吸道疾病发病情况,表观业绩有望实现较高增长展望下半年,公司预计仍受增值税率调整以及检验项目套餐解绑等政策因素影响,同时25Q3 呼吸道的发病率仍处于较低水平,预计25Q3 内生收入增长仍有所承压,25Q4 业绩仍需观测呼吸道疾病发病情况,但中山海济及红岸基元的并表带来业绩增量,公司表观收入下半年同比预计仍有望实现稳定增长。

      盈利预测及估值

短期来看,随着国内PCR 检测效率和临床认知显著提高,分子诊断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公司作为分子诊  断龙头,有望在呼吸道、妇幼、肝炎、血液筛查等领域实现稳健发展,但短期业绩受呼吸道发病情况、增值税率调整以及检验项目解绑等政策影响存在波动;中长期来看,公司在研发、渠道、品牌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同时积极拓展分子诊断的新应用领域,布局NGS、化学发光、POCT 等新技术方向,此外公司积极对外投资与并购拓展新增长点,有望打造覆盖全产业链生态的平台型企业。预计2025-2027 年公司实现收入18.50、22.16、25.96 亿元,同比增长26.91%、19.76%、17.13%;实现归母净利润3.12、3.78、4.63 亿元,同比增长13.18%、21.37%、22.34%。按照2025 年9 月30 日收盘价计算,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对应的PE 分别为34、27、2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

1)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分子诊断领域国产企业较多,若未来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导致价格下降幅度较大,公司市场份额变化等风险;

2)集采政策变化风险:目前已有部分省份针对HPV 分子诊断开展集中带量采购,后续若集采政策超预期,可能导致IVD 试剂终端价格下降,可能对公司利润率带来不利影响;同时子公司中山海济的生长激素产品可能存在集采降价风险;

      3)行业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影响:目前在呼吸道检测等领域分子诊断渗透率较低,后续若渗透率提升进度不及预期可能对公司增长带来不利影响;

4)新产品研发及推广风险:公司的新产品研发、新业务拓展进度若低于预期,可能对公司未来增长带来不利影响。

      5)以上部分风险具有不可预测性,我们给的业绩预测可能存在达不到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