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公式网是一个专注于股票软件、股票公式资源分享的平台
微信公众号:精品公式指标

网站首页 > 今日股市【热点提醒】 正文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11月5日)

admin 2025-11-05 07:22:59 今日股市【热点提醒】 4 ℃

温馨提示: 本文所述模型仅限学术探讨,"基于开源数据集的理论推演".本站所有指标或视频战法,皆为举例演示或技术复盘,仅做验证学习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用于实盘,否则自负盈亏,风险自担!“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收益”“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指标交流QQ群:586838595


 

  中国证券报

  科创板打造 “硬科技”企业成长新天地

  七年前的11月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改革号角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响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蹒跚起步到行稳致远,如今,科创板已从一个新生市场成长为中国“硬科技”企业的上市“首选地”。

  支持“硬科技”企业上市、助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科创板与生俱来的使命。以“688”的身份起航,中国芯、蓝天梦、创新药、未来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扎根于科创板这块科创沃土上,构建起具有竞争力的新质生产力矩阵,也为中国创新锻造出镌刻时代印记的硬核名片。

  面向“十五五”,科创板有望进一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在制度创新方面继续先行先试,不断提高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和吸引力、竞争力,更好地服务“十五五”发展目标和金融强国建设。

  证监会将系统谋划推出更多有力度开放举措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11月4日在第四届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致辞时表示,中国证监会将认真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主线,锚定深化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的目标任务,系统谋划推出更多有力度的开放举措。

  央行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

  1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10月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其中,公开市场国债买卖净投放200亿元。这意味着自今年1月起暂停的国债买卖操作已恢复。专家表示,央行恢复国债买卖操作既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加强货币与财政政策协同,也有利于释放流动性,稳定市场预期。

  丰富要素 精细操作 公募业绩比较基准升级进行时

  近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征求意见稿)》,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也同步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操作细则(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业内人士预计,后续公募基金行业会迎来广泛而深远的基准变更潮。

  实际上,今年以来大量公募基金已聚焦于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升级,新发基金以及调整后的存量产品基准要素更加精细也更丰富,更能表征基金实际的投资策略和风险收益特征。

  上海证券报

  警报频发的发达经济体债务疑云

  主权信用评级下调,政府停摆,政局动荡……当下,海外主流经济体正逢“多事之秋”。

  纷乱的背后,指向一个共同的根源——高企的政府债务与财政整顿困境。业内人士表示,对债务经济模式的路径依赖与人口老龄化推升的刚性支出,正令多国政府深陷“债务泥潭”。这一风险的持续发酵,不仅加剧全球对财政可持续性与法币信用的担忧,也为全球经济埋下了动荡的隐患。

  稳步发展数字人民币 货币层次定位有望优化

  一系列政策信号显示,数字人民币的发展已进入从试点探索向体系完善的关键转型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稳步发展数字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近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进一步优化数字人民币管理体系。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数字人民币的M0(流通中货币)定位在实践中逐渐暴露出诸多局限,譬如不计息特性导致用户持有意愿不足、与银行账户体系割裂加剧使用不畅等。由此,向M1定位转化被视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此外,在M0定位下,数字人民币采用100%准备金制度,这导致银行难以通过传统存贷利差盈利,缺乏商业推广动力。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作为中央银行,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推动香港在国家总体金融改革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是我们的重要任务。”1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在2025年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表示,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全力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会同有关方面在深化两地市场互联互通、加强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取得了积极成效。

  陆磊重点提及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持续深化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二是积极支持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三是推动开户、跨境支付、征信等金融服务的互联互通。

  “人工智能+医疗卫生”迎新政 多家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11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明确了八大“人工智能+医疗卫生”的重点应用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基层应用、人工智能+临床诊疗、人工智能+患者服务、人工智能+中医药等,并提出到2027年和2030年两阶段的发展目标,为人工智能医疗产业划定发展路径。

  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山外山、云南白药000538)、奥佳华002614)等一批A股公司已较早布局“人工智能+医疗卫生”的不同产业赛道。《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产业支持方向和重点应用领域,将为相关上市公司业务拓展带来新机遇,有助于上市公司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

  证券时报

  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见效 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大门越开越大

  11月4日,香港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正式开幕,来自内地金融监管部门官员、香港特区政府金融官员,以及全球数十位大型金融机构高管齐聚一堂,热议当前全球投资者关注的热门话题。

  出席本届峰会的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周亮、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先后发表讲话,就此前内地一揽子增量政策效果、进一步扩大金融市场开放等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

  AI手机发展重心转向端侧 移动终端生态迎变革

  马斯克预言:“未来5—6年,传统手机与APP将消失。”

  AI手机落地两年后,手机企业AI发展重心开始由此前的端云协同向端侧转移,端侧模型AI功能也日益丰富,而随着AI手机发展的逐渐深入,未来AI助手或AI智能体或成主流人机交互入口,手机企业将掌握用户流量分发入口,移动终端生态面临深刻变革。

  “未来AI手机能去掉APP,AI是一个入口,对消费者来讲,我输出我的需求,手机弹出我要的结果,至于背后你(手机)是调用的携程还是美团,跟我(消费者)没关系。”影目科技运营副总裁印传学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目前,手机企业与第三方应用开发者之间围绕AI手机下的双方合作边界等仍在探索中,各方参与者摩拳擦掌。

  税收新规下黄金市场全扫描

  近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明确黄金有关税收政策。新政落地后,黄金市场迅速发生连锁反应——从终端消费到投资渠道,从零售商家到黄金饰品生产企业,均发生了一些变化。对此,证券时报记者进行了实探。

  多地雪场提前“开板” 冰雪游市场热度提升

  11月4日,冰雪经济概念股表现活跃。其中,大连圣亚600593)、雪人集团002639)涨停,晶雪节能301010)涨超13%,长白山603099)涨超7%,冰山冷热000530)、西域旅游300859)等多股涨超5%。

  从消息面看,近期全国多地雪场已提前“开板”,冰雪游市场热度显著提升。与此同时,10月26日起,全国民航已正式执行2025/2026年冬春航季航班计划,新航季重点加强了“北上滑雪”和“南下避寒”等航线的运力投入。

  具体来看,11月4日,去哪儿旅行发布报告显示,从新疆可可托海滑雪场,到河北张家口崇礼万龙、吉林北大湖、张家口云顶滑雪公园,均比去年提前半个月开板。多地滑雪场所在地区酒店预订量环比增长五到七成。

  证券日报

  微短剧行业转向“做精品” 题材、表现形式日趋多元

  近期,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公布了《广电总局2025年10月全国重点微短剧规划备案公示情况》(以下简称《公示》)。10月份,全国规划备案公示的重点微短剧共253部、8564集。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相比此前,10月份的公示内容出现了两个重要变化。一是在题材覆盖上,从9月份的13项题材增加到了15项;二是在IP改编上,出现了针对中国名著以及传统故事改编的微短剧作品。

  半数“潜水基”逆袭 基金经理们做对了什么?

  今年以来,A股市场企稳回暖且结构性机会显著,上证指数一度突破4000点,众多净值“潜水”的公募基金也迎来反弹,截至11月4日,净值低于1元的“潜水基”数量较年初缩减五成以上。

  若拉长周期来看,部分昔日的“潜水基”不仅经受住了市场波动的考验,更在中长期维度实现了出色的投资回报。受访公募机构人士表示,短期净值波动未必能定义产品的长期价值,持续而扎实的运作才是穿越周期的关键。

  随着公募基金行业改革与竞争步入“深水区”,基金管理人正面临一场从理念到能力的全面升级。各家公募机构正全力夯实投研体系,提升投资效能,力求构筑核心壁垒,以硬实力接受市场与投资者的检验。

  多地发力打造冬季文旅消费新场景

  11月4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沈广春表示,今冬黑龙江省定于2025年11月8日至2026年2月28日开展2025—2026年黑龙江省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

  事实上,近日,已有广东、福建、青海、江苏等地加码布局文旅消费,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物质文化需求。

  冬季是消费旺季,元旦、春节等节假日为打开消费增量空间提供了好时机,冰雪经济也会大放异彩。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多地趁机部署文旅消费工作,能更好地吸引客流量,变流量为实实在在的消费增量、经济增量。

  外资机构纷纷上调中国GDP增速预期

  近期,多家外资机构上调对中国全年经济增速的预期,并看好中国资产。据了解,外资机构大多看好中国的科技发展和出口增长,整体传递出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乐观预期。

  日前,高盛中国研究团队发布研报称,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出口量将每年增长5%至6%,持续获得更多全球市场份额,推动整体经济扩张。高盛将2025年中国实际GDP增速预测从4.9%上调至5.0%,2026年和2027年分别从4.3%和4.0%上调至4.8%和4.7%。

  德意志银行研究上调中国2025年四季度GDP增速预测至4.6%(环比1.2%),全年增速预期调升至5.0%,中国实现全年增长目标可期。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返回首页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