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今日股市【热点提醒】 正文
温馨提示: 本文所述模型仅限学术探讨,"基于开源数据集的理论推演".本站所有指标或视频战法,皆为举例演示或技术复盘,仅做验证学习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用于实盘,否则自负盈亏,风险自担!“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收益”“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指标交流QQ群:586838595
中国证券报
近期A股市场震荡幅度加大,风格再平衡成为市场热议的焦点。值得注意的是,多位知名均衡型基金经理三季度在持仓上已经未雨绸缪。中国平安、万华化学(600309)、徐工机械(000425)、三一重工(600031)及洛阳钼业(603993)、兴业银锡(000426)等标的陆续进入重仓股名单或是被持续增持。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稳步发展期货、衍生品和资产证券化。衍生品被纳入五年规划建议,战略地位显著提升。面对新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要求,期货行业正加快转型升级。多位专家认为,此举是为构建更具韧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奠定风险治理底座的战略布局,也是基于打造金融强国战略的考虑。在稳步发展的基调下,期货行业需补齐短板、强化风险防控,实现市场质效同步提升。
“感觉今年可控核聚变真的火了。”一位来自VC机构的投资经理向中国证券报记者感慨。两三年前,不少业内人士还认为这是一个听起来非常遥远的概念。如今,来自一级市场的真金白银正在源源不断地投向可控核聚变赛道。
助力企业高效规范对接资本市场 无锡举办A股港股IPO专业研培活动
11月5日,由中国证券报、无锡市委宣传部、无锡市委金融办、江苏证监局无锡监管办联合主办的“通向新机遇之路——无锡企业A股·港股IPO专业研培”举行。百余位无锡拟上市企业高管参加研培,来自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和券商、律所、会计师事务所的多位专家围绕IPO相关事项进行授课,对当前境内外资本市场政策和形势进行宣讲辅导,助力无锡企业更加高效规范地对接资本市场。
上海证券报
进入11月,货币市场延续宽松基调,债券市场情绪逐步修复。多家机构认为,随着财政投放节奏趋稳、中长期流动性到期压力减轻,资金面有望维持平稳偏松运行。叠加央行重启国债买卖操作、市场对宽货币预期升温,债市回暖信号愈发明显,短端利率保持低位,长端收益率企稳回落。机构普遍认为,年末债市或呈现“资金稳、利率降、情绪暖”的运行格局。
在传出明确IPO信号后,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超聚变”)再获资本加持。据诚通基金官微消息,其管理的国调基金于近日战略投资了超聚变。该基金是由中国诚通控股集团牵头设立的国家级基金,此前在半导体领域曾参与投资中芯国际、华芯鼎新等企业。
融创中国11月5日公告称,公司约96亿美元的境外债务重组获香港高等法院批准,意味着公司重组计划条件均已达成,即将生效,融创也正式成为首家境外债基本清“零”的大型房企。融创从今年1月宣布启动境外债重组、4月公布重组方案、6月迈过75%支持率门槛,到10月获98.5%债权人投票赞成,境外债重组持续稳步推进,化解了上市公司层面的债务风险,为后续保交楼兑现、经营恢复等事项奠定基础。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在上海开幕。世界主流车企赴约参展,带来了全球智慧出行和新能源领域的前沿科技,成为进博会上一道特别的风景。
证券时报
进入11月,多张基金“限购令”接踵而至。11月5日,中欧基金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保证基金的稳定运作,维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自2025年11月5日起,中欧小盘成长暂停50万元以上的大额申购。
逼近巅峰 重登榜首 远超预期 香港IPO总金额再破2000亿港元大关
2025年以来,香港IPO市场持续高歌猛进,而在近期港股IPO规模已达到2164.74亿港元。这是自2021年的高峰后,时隔4年香港IPO再次突破2000亿港元。同时,2025年后续2个月仍有大量公司等待上市,香港IPO正不断逼近2019年至2021年间所创下的3000亿港元巅峰。
今年是主动偏股型基金业绩崛起的年份。前10个月,主动偏股基金指数上涨32.44%,大幅领先同期沪深300指数17.94%的涨幅。不过,从三季报的份额变化来看,在主动偏股基金业绩普遍向好时,混合型、积极投资股票型、商品型基金却以资金流出为主,仅有少部分业绩优异的产品实现净流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数字金融赫然在列,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以及科技对金融支撑作用的深刻认识。
证券日报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 461项新品首发!全球企业共享中国市场创新红利
金秋时节,浦江之畔,八方来客共赴东方之约。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开幕。本届进博会共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泰国、阿联酋、尼日利亚、格鲁吉亚、瑞典、哥伦比亚等六国担任本届进博会主宾国。
11月6日,港交所“科企专线”实施满半年,累计68家企业(包括67家内地企业和一家新加坡企业)在港股IPO上市,显著提升了企业赴港上市的效率。港交所推出的“科企专线”,是为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提供的上市专属通道,支持企业保密递交申请,并提供一对一上市咨询服务。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开幕。《证券日报》记者在现场注意到,来自全球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企业的创新“尖货”集中亮相,包括诺华、罗氏制药、辉瑞、西门子医疗、飞利浦等全球500强在内的药械“巨头”悉数到场,带来了放射配体疗法药物、超高梯度场磁共振等全球最顶尖的医疗科技成果。
随着A股2025年三季报披露工作落下帷幕,上市公司数据资产入表的“答卷”细节浮出水面。据资讯数据统计,共有101家A股上市公司在2025年三季报中明确披露数据资产相关信息,涉及数据资产规模合计达29.71亿元。
猜你喜欢
- 2025-11-07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11月07日)
- 2025-11-07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11月06日)
- 2025-11-05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11月5日)
- 2025-11-04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11月4日)
- 2025-11-03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11月3日)
- 2025-10-31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10月31日)
- 2025-10-30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10月30日)
- 2025-10-29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10月29日)
- 2025-10-28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10月28日)
- 2025-10-27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10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