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公式网是一个专注于股票软件、股票公式资源分享的平台
微信公众号:精品公式指标

网站首页 > 今日股市【热点提醒】 正文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11月10日)

admin 2025-11-10 07:03:28 今日股市【热点提醒】 10 ℃

温馨提示: 本文所述模型仅限学术探讨,"基于开源数据集的理论推演".本站所有指标或视频战法,皆为举例演示或技术复盘,仅做验证学习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用于实盘,否则自负盈亏,风险自担!“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收益”“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指标交流QQ群:586838595


 

  中国证券报

  提质增效融合创新 服务业发展纲目并举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围绕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十五五”规划建议作出一系列详细部署:实施服务业扩能提质行动,扩大服务业开放,提高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水平……

  破解“应考”难题 完善“阅卷体系” ESG强制披露“倒计时” 市场积极备战迎“大考”

  随着A股上市公司可持续披露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一场覆盖核心指数样本公司与境内外同时上市企业的ESG强制披露变革将进入实施阶段。根据要求,上证180、科创50等指数样本公司及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需在2026年首次披露2025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ESG强制披露“倒计时”,市场积极备战迎“大考”。

  从“选做题”到“必答题”,从精准“辅导”化解“应考”难题到构建更加科学、公正、高效的“阅卷体系”,上市公司对于可持续信息披露态度从“被动合规”向“主动管理”转变。

  科技盛宴座无虚席 机构投资欲走还留

  近期,科技板块成为资金竞逐的主战场。公募基金对电子、通信等方向的持仓规模显著提升,A股机构投资者的科技(TMT)仓位占比已经突破40%,接近历史高位。随着持仓集中度与估值水平持续抬升,市场对板块拥挤度的担忧日益升温,更有机构直言科技股接近“泡沫化”,短期波动风险与风格再平衡压力渐显。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随着ETF等被动指数产品规模扩大,以及股市结构随着经济转型而持续发生变化,拥挤度指标的有效性需要重新判断。

  关键财务指标曝光 公募REITs二级市场表现分化

  今年以来,截至11月9日,63只公募REITs合计分红86.39亿元。随着基金三季报的披露,作为公募REITs分红基础的可供分配金额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记者梳理发现,不少产业园REITs三季度的可供分配金额较去年同期降幅较大,而这也直接导致了其在二级市场的大跌。也有部分公募REITs可供分配金额增幅超10%,从而在二级市场收获亮眼表现。例如,华夏金茂商业REIT三季度通过主力店调改等策略的有效实施,带动营业收入显著增长,可供分配金额较上年同期增长10.56%;今年初至11月7日,华夏金茂商业REIT的二级市场价格涨幅超40%。

  上海证券报

  养老理财试点多维扩容 机构竞逐差异化 长钱活水激活市场

  “扩容政策出来后,我们第一时间研究具体要求,立足本地基础养老客群各项需求、区域特点,全力推进试点申请工作。”华东某银行理财公司业务负责人闫晓(化名)兴奋地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这是因为近期养老理财市场传来佳音——养老理财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

  记者采访获悉,随着养老理财试点的升级落地,符合资质要求的理财公司正积极申请试点。养老理财试点已四年多,市场稳步发展,但仍面临产品量少质同、流动性不足等痛点。银行理财公司着手探索从衔接个人养老金、长钱长投、转让及质押机制等方面破局,为养老金融体系建设注入新活力。

  哑铃策略应对风格再平衡 机构建议布局“周期+科技”

  上周,A股主要指数呈窄幅震荡走势。盘面上,热点延续快速轮动,并显现出明显的风格再均衡迹象:化工、锂电、光伏等周期板块走强,而前期领涨的人工智能主线则高位盘整。

  本周券商策略研报观点显示,由于周期品在三季报中业绩改善显著,且科技成长板块前期涨幅较大、需消化估值,投资者短期应重视科技与周期风格的阶段性再平衡。但中期视角下,AI产业叙事仍是引领指数突破的关键,科技成长依旧是市场主线。

  多家上市公司“幕后竞技”十五运会

  11月9日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下称“十五运会”)正式开幕。

  在另一个看不见的“赛场”,多家A股上市公司“同台竞技”,从场馆建设、赛事承办到服务保障,从数字技术、品牌赞助到赛事宣传,在服务保障的同时抢占体育经济的红利。

  锚定环保业国际化新航向 上市公司密集出海寻商机

  近日,伟明环保603568)、高能环境603588)、侨银股份002973)、城发环境000885)、泰达股份000652)等多家环保上市公司公告透露,公司或子公司入选印度尼西亚环境友好型废物转化能源项目(即“垃圾发电项目”)选定的供应商名单。

  据了解,该名单由印尼PT Danantara Investment Management(简称“Danantara”)在全球范围内选定,计划在印尼建设33座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项目总投资规模约91万亿印尼盾。此次共有24家企业入选,其中20家为中国企业。

  证券时报

  10万亿债基市场遇“刹车” 政策调整正重塑行业格局

  作为公募基金三分之一体量的债券投资业务,正经历一场静水深流的变革,其发展趋势在市场与政策的双重作用下愈发清晰。

  今年,受股债跷跷板效应等市场因素的影响,债券市场规模出现萎缩。除市场因素外,政策环境的调整对这场变革的影响更为深刻。三季度,纯债基金先后遭遇股市波动传导、基金赎回费调整等冲击,调整压力显著。进入四季度,基金赎回费新规有望正式落地,基金业绩基准新规对主动债券基金的深远影响也将逐步显现。

  量子科技诠释中国“下好先手棋” 三重共振推升板块指数创历史新高

  当“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量子随机线路采样”的速度以15个数量级之优势超越经典超级计算机,当量子科技被正式写入国家未来产业培育清单,并在“十五五”规划建议中被明确列为排名首位的新经济增长点——这条曾经在实验室历练千万遍的赛道,正迎来历史性拐点。

  在技术突破、政策赋能与资本涌入的三重共振下,一场关乎未来产业主导权的竞赛已全面展开——中国量子科技产业正从“战略布局”加速迈向“商业前夜”。

  公募基金步入工具化时代 行业主题产品规模大爆发

  在投资者细分需求的推动下,行业主题产品正成为公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

  随着公募行业逐步进入工具化时代,产品风格鲜明、行业场景特定的窄基,在规模竞争中已成为产品营销布局的关键。

  国有大行明年发债热情不减 金融债成资管产品配置“压舱石”

  近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分别公告各自2026年债券发行计划,其中工商银行拟发行金融债不超过4880亿元;建设银行拟发行资本工具和非资本债务工具合计不超过7000亿元。农业银行、邮储银行601658)等国有大行也分别在董事会会议上审议了未来金融债、资本工具的发行额度。

  记者据公开发行数据统计,截至11月9日,年内商业银行发行的各类债券规模已达2.88万亿元,其中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规模(以下简称“二永债”)合计约1.37万亿元,与上年同期发行规模相差不大。

  证券日报

  10月份CPI同比由降转涨 PPI同比降幅收窄

  11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由9月份持平转为上涨0.1%,同比下降2.1%。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10月份的物价数据表明我国经济活力稳步增强,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展望未来,在宏观政策继续保持支持力度、市场信心持续修复、国内需求全方位扩大以及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的背景下,整体价格中枢将迈上温和抬升的新台阶。

  交通银行承办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航贸金融支持跨境贸易高质量发展”分论坛

  11月6日,由商务部主办、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通银行”)承办的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航贸金融支持跨境贸易高质量发展”分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成功举办。交通银行董事长任德奇出席论坛并致辞。

  当前,全球经贸格局深度调整,跨境金融作为连接世界经济的关键纽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机遇。航贸金融作为支撑跨境贸易的重要支柱,其发展对于保障全球供应链稳定、提升国际贸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论坛重点关注航贸生态圈的发展趋势,旨在通过探索构建更加高效、安全、可持续的航贸金融服务体系,为全球经贸发展注入新动能。来自政界、商界、学术界等各领域近300位嘉宾出席论坛。

  从超万亿元化债看房地产新生之路

  近日,融创中国及碧桂园境外债务重组迈过最难一关,分别削减约96亿美元和117亿美元债务。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截至目前,21家出险房企债务重组、重整获批及完成,化债总规模约1.2万亿元。

  在笔者看来,此次万亿元级化债的核心突破在于从“债务展期”转向“实质削债”,出险房企通过债转股、资产抵债等多种创新方式削债(部分企业削债比例高达70%),不仅显著减轻短期偿债压力,改善行业资产负债表,更让行业风险出清迈入新阶段。但与此同时,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债务重组只是暂时解决流动性危机,是“止血”而非“痊愈”。房地产行业的真正新生之路,要着眼于将化债与经营转型相结合,多线并行创收,恢复企业自身“造血”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ETF总规模增至5.74万亿元 年内新发产品突破300只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持续加快对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的布局。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1月9日,ETF总份额达3.16万亿份,较去年年底增加5085.59亿份,涨幅19.17%;总规模达5.74万亿元,较去年年底增加20039.19亿元,涨幅53.7%;年内新发产品300余只,ETF总量达1354只。

  从单只产品表现来看,年内规模增长超过100亿元的ETF有69只,其中多只科技类产品表现亮眼。例如,排名居前的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年内规模增加626.54亿元,工银瑞信基金港股通科技30ETF年内规模增加近300亿元,另外,华夏恒生科技指数ETF、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等10余只产品,年内新增规模均超过100亿元。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返回首页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