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精选研报 正文
温馨提示: 本文所述模型仅限学术探讨,"基于开源数据集的理论推演".本站所有指标或视频战法,皆为举例演示或技术复盘,仅做验证学习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用于实盘,否则自负盈亏,风险自担!“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收益”“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指标交流QQ群:586838595
事件:公司发布2025 年三季报,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3亿元,同比+46.22%;实现归母净利润2.02 亿元,同比+226.41%;实现扣非净利润1.44 亿元,同比+173.31%。2025 年Q3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8亿元,同比+44.40%,环比+28.44%;实现归母净利润1.01 亿元,同比+98.11%,环比+34.85%;实现扣非净利润0.90 亿元,同比+86.20%,环比+128.06%。
25Q3 业绩同比快速增长,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2025 年Q3,公司业绩同比实现快速增长,主要系受益于AI 领域测试需求井喷、智能驾驶渗透率持续提升、消费电子复苏和技术升级带来的先进封装测试需求提升以及国产替代加速带动本土测试需求的增加且得益于公司前瞻性高端测试产能扩张策略、加大研发投入与高效运营,赢得了客户认可,公司产能利用率不断提升和高端产品占比不断优化,推动了收入和净利润强劲、高质量增长。2025 年Q3,公司毛利率为44.59%,同比+2.14pct;净利率为22.61%,同比+6.13pct;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费用端:25Q3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75%/4.73%/9.93%/4.56%,同比-0.56/-1.94/-1.95/1.85pct。
加码高端&高可靠性芯片测试产能,新客户拓展稳步推进: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可转债募集资金已到位并积极投入伟测半导体无锡集成电路测试基地项目(无锡项目)、伟测集成电路芯片晶圆级及成品测试基地项目(南京项目)。
截至2025 年上半年, 无锡项目和南京项目募集资金投入进度分别达到89.19%和97.18%。公司拟使用13 亿元人民币投资伟测集成电路芯片晶圆级及成品测试基地项目(二期)加码“高端芯片测试”和“高可靠性芯片测试”的产能建设;拟使用9.87 亿元投资建设“伟测科技上海总部基地项目”加强公司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拟使用10 亿元在成都投资建厂扩大市场份额完善全国战略布局。南京二期项目和成都项目尚在筹划中,上海总部基地项目已取得土地使用权。截至2025 年上半年,公司整体产能利用率达90%以上。公司的技术实力、服务品质、产能规模获得了行业的高度认可,积累了广泛的客户资源。截至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客户数量200 余家,客户涵盖芯片设计、制造、封装、IDM 等类型的企业,其中不乏紫光展锐、中兴微电子、晶晨股份、兆易创新、复旦微电、比特大陆、安路科技、甬矽电子、卓胜微、普冉股份、中芯国际、瑞芯微、纳芯微、集创北方、翱捷科技等知名厂商。
半导体行业景气度有序复苏,高端芯片测试的市场前景广阔:随着AIoT、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领域高速增长,AI 技术不断渗透和国产替代加速,2025年半导体行业预期延续乐观增长走势。自2024 年以来,半导体行业景气度有序复苏。根据WSTS 最新预测,2025 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7280 亿美元,较2024 年增长15.4%。同时,2026 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张至8000 亿美元,实现同比增长9.9%。在高端芯片方面,2018 年以后,SoC 主控芯片、CPU、GPU、AI、FPGA 等各类高端芯片的发展获得国内芯片设计公司的空前重视。在测试方案开发方面,公司建立起了从软件开发到硬件设计的完整研发体系,拥有基于爱德万V93000、泰瑞达J750、泰瑞达UltraFlex 和Chroma 等中高端平台的复杂SoC 测试解决方案开发能力,可开发的芯片类型包括CPU、GPU、AI、IOT、云计算芯片、高速数字通信芯片、高速数字接口芯片、射频收发芯片、射频前端芯片、数模转换芯片、图像传感器芯片、汽车动力和安全控制芯片、车规毫米波雷达芯片、闪存存储芯片、区块链芯片、MEMS、图像识别、FPGA、DSP、MCU、数据加密、高精度电源管理芯片等,在行业内持续保持方案开发的领先优势。
上调至“买入”评级:公司基于自身战略规划考量、兼顾不同客户的不同测试需求、集成电路行业新产品和终端应用对产品的需求和要求,以及对行业整体发展的认知,2025 年公司稳步实施扩产计划,继续购入爱德万V93000、泰瑞达UltraFlexPlus、泰瑞达UltraFlex 等高端测试相关设备。我们看好未来集成电路行业整体景气度提升,市场对测试需求增加,公司产能利用率有望不断提高,及高端产品测试业务占比不断提升,进而提升公司盈利水平。我们上调至“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2 亿元、3.48 亿元、4.43 亿元,EPS 分别为1.82、2.34、2.98 元/股,PE 分别为53X、42X、33X。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客户拓展不及预期,新增产能释放不及预期风险,汇率波动影响。猜你喜欢
- 2025-11-26 华洋赛车(920058):华锐动能合作德国SUN VENTURE拓展轻型电动车 2025Q1-3营收+52%
- 2025-11-26 奥普特(688686):经营业绩延续高增 AI赋能机器视觉成效显著
- 2025-11-26 瑞尔特(002790):25Q3业绩承压 静待行业企稳
- 2025-11-26 欧派家居(603833):利润率同期基数较高 零售业务相对稳健
- 2025-11-26 索菲亚(002572):降本增效毛利率逆势提升 营销投入加大
- 2025-11-26 中国铁建(601186):单季度利润回升 静待下游需求回暖
- 2025-11-26 美凯龙(601828)季报点评:25Q3扣非亏损收窄 经营性现金流逐季向好
- 2025-11-26 大金重工(002487)2025年三季报点评:海外市场放量创业绩新高 海工新业务稳步前行
- 2025-11-26 水井坊(600779):报表大幅出清 库存加速去化
- 2025-11-26 永新光学(603297)季报点评:Q3业绩符合预期 高端显微镜持续放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