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精选研报 正文
QQ交流群586838595 |
事件:华新水泥发布2023 年年报,2023 年公司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338/28/23 亿元,同比+11%/+2%/-10%。23Q4,公司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96/8.9/5.0 亿元,同比+11%/+87%/+11%。公司拟现金分红11 亿元,分红率40%,同比略增,对应股息率约4%。
点评:
水泥业务:销量同比+6%,毛利率提升体现成本管控能力。
2023 年,公司水泥业务实现收入183 亿元,同比-3%,主要受水泥价格下行影响拖累,2023 年公司水泥产品吨均价为315 元/吨,同比-8%(同比下滑29 元/吨);销量方面,公司水泥业务实现销量5818 万吨,同比+6%。
成本方面,2023 年公司水泥吨营业成本为231 元/吨,同比-9%(同比下滑24 元/吨),主要受益于煤炭成本下降;成本结构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折旧费用/其他吨成本分别同比+4/-21/-4/-3 元/吨。盈利能力方面,2023 年水泥业务吨毛利约84元/吨,同比-5 元/吨,主要受价格下滑拖累;毛利率约26.8%,同比+0.8pct。
根据水泥网熟料产能百强榜显示,截至2023 年底,公司的熟料总产能位居全国第四,其中国内熟料产能位列全国第六,海外熟料产能排名全国第二。
混凝土骨料收入销量高增,海外业务年产能同比+69%。
2023 年,公司混凝土业务实现收入76.5 亿元,同比+49%;其中销量为2727 万方,同比+66%,均价为281 元/方,同比-10%;毛利率约15.5%,同比-0.3pct;混凝土年产能1.22 亿方,同比+77%。
2023 年公司骨料业务实现收入53.6 亿元,同比+75%;其中销量为1.31 亿吨,同比+100%,均价为41 元/吨,同比-12%;毛利率约45.9%,同比-9.4pcts;骨料年产能2.77 亿吨,同比+32%。
2023 年公司海外业务实现收入54.9 亿元,同比+30%;收入占比约16.3%,同比+2.4pcts。2023 年,公司海外业务发展取得突破,成功完成对两家公司的股权收购,业务拓展到中东及南部非洲地区,加之坦桑尼亚马文尼公司二期4,500 吨/日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投产,合计新增产能854 万吨/年,截至2023 年底,公司海外有效水泥粉磨能力已达2,091 万吨/年,同比+69%。
2024 年经营目标:收入目标接近两位数增长。
2024 年,公司计划销售水泥及熟料约6,300 万吨(同比+1.8%),销售骨料1.56亿吨(同比+19%),销售混凝土3,052 万方(同比+12%),环保业务总处置量428万吨(同比+22%),总收入预计达到371 亿元(同比+9.9%)。2024 年公司计划资本性支出约69 亿元,重点集中于骨料、混凝土、海外水泥的产能及替代燃料建设。2024 年,公司总资产预计约737 亿元,资产负债率预计维持在51%左右。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2023 年,受地产需求收缩影响,水泥行业需求小幅下滑;在此背景下,华新水泥凭借其竞争优势及业务多元拓展获得高于行业的增长。
考虑到公司业绩阶段性承压,我们下调公司2024-2025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至28 亿元(下调33%)、32 亿元(下调38%),新增2026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37 亿元。考虑到水泥企业盈利已接近底部,我们仍看好水泥股底部反转的投资机遇,对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行业供需格局恶化的风险,原燃材料价格继续大幅上涨的风险,海外投资不确定性和汇兑损益风险等。QQ交流群586838595 |
- 上一篇: 通达信资金仓位控制指标公式
- 下一篇: 通达信机构对数顶底主图指标公式
猜你喜欢
- 2025-05-03 徐工机械(000425):国企改革效果显现 报表质量持续改善
- 2025-05-03 兴业银行(601166):利息净收入和中收成两大亮点 信贷结构优化再进一程
- 2025-05-03 万科A(000002):短期压力犹存 持续融资及盘活存量
- 2025-05-03 民生银行(600016):营收增长彰显转型成果 拨备节奏决定买入时点
- 2025-05-03 工商银行(601398):信贷投放聚焦实体 拨备水平提高
- 2025-05-03 中航西飞(000768):1Q25净利同增6% 国产民机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 2025-05-03 中国外运(601598):1Q25主业毛利稳健 投资收益同比下降
- 2025-05-03 海澜之家(600398):1Q25高基数下表现稳健 京东奥莱健康增长
- 2025-05-03 欧派家居(603833):2025Q1经营向好 盈利能力稳健改善-公司信息更新报告
- 2025-05-03 浦发银行(600000):负债夯实、资产质量改善 聚焦“数智化”战略带来的业绩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