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精选研报 正文
温馨提示: 本文所述模型仅限学术探讨,"基于开源数据集的理论推演".本站所有指标或视频战法,皆为举例演示或技术复盘,仅做验证学习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用于实盘,否则自负盈亏,风险自担!“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收益”“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指标交流QQ群:586838595
事件:
公司发布2024 年1-5 月主要经营情况公告,2024 年1-5 月公司新签合同金额4784.7亿元,同比+6.8%。5 月当月新签合同金额720.6 亿元,同比-5.0%。
点评:
新签合同整体稳健增长,能源电力业务新签合同持续高增:分类型看,1-5 月公司能源电力/水资源与环境/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新签合同金额为2884.3/732.7/971.7亿元,同比+28.1%/-1.3%/-29.9%,能源电力新签合同持续高增,或受生态环保类业务影响,水资源与环境业务同比略降,地产疲软及基建投资增速回落下,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降幅明显,5 月单月公司能源电力/水资源与环境/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新签金额为419.9/86.9/189.8 亿元,同比+7.9%/-43.2%/-10.4%。
水利建设投资持续创新高,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有望提速,高市占率下公司有望持续获得丰厚订单:我国持续加快水利补短板,23 年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1996 亿元,同比+10.1%,创历史最高纪录。24 年我国水利建设投资持续高增,24 年1-5 月全国完成水利建设资4213 亿元,同比+4.2%,全国落实水利建设投资9246 亿元,同比+42%。公司为水利水电龙头企业,国内水电建设市场市占率超过65%、全球大中型水利水电建设市场市占率超50%。在水利建设投资创新高的23年,公司收获丰厚水利业务合同订单,23 年公司新签水利业务合同金额1007.3 亿元,同比高增70.4%。我国水利建设投资持续高增,叠加公司在水利水电领域具备的高市占率,有望使公司水利业务订单持续高增。临近“十四五”末,《十四五规划及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等重大水利工程也有望提速,预期未来能够为公司带来丰厚水利订单。
新能源建设提速,抽水蓄能项目陆续开建,公司24 年新能源计划投资高增有望推动装机提速: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我国持续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据中电联预计,到2024 年底,我国新能源发电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13 亿千瓦左右,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上升至40%左右,6 月4 日国家能源局也发布《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旨在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确保新能源大规模发展。
同时我国也正加快抽水蓄能项目建设,据北极星电力网统计,2024 年5 月共有25座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其中5 座抽水蓄能电站开工、签约、投产发电,1 座抽水蓄能电站可研报告获批。新能源项目及抽水蓄能项目建设提速一方面能够为公司带来增量能源工程业务订单,另一方面,公司24 年也将加快自投新能源建设,高毛利的新能源业务加速落地有望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十四五”期间,公司计划境内外新增控股投产风光电装机容量30GW, “十四五”期间,公司计划核准投资建设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约2300 万千瓦,总投资超1600 亿元,24 年公司新能源计划投资同比增长70.8%,年内新能源板块有望加速发展。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水利补短板下公司水利订单有望持续高增,新能源装机提速落地有望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我们维持公司24-26 年的归母净利润为146.4/164.6/183.3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建设进展不及预期、新签订单增速放缓、项目回款不及预期。猜你喜欢
- 2025-11-27 巨化股份(600160):制冷剂高景气周期提升公司业绩 含氟新材料产品前瞻布局
- 2025-11-27 三美股份(603379):制冷剂高景气周期推动公司单季利润创历史新高
- 2025-11-27 道通科技(688208):各项业务均高速增长 单季度毛利率显著提升
- 2025-11-27 洲际油气(600759):三季度业绩环比改善 伊拉克项目稳步推进
- 2025-11-27 继峰股份(603997):单三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97% 海外加速贡献业绩
- 2025-11-27 新泉股份(603179):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9% 设立智能机器人全资子公司
- 2025-11-27 爱柯迪(600933):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0% 卓尔博股权完成过户
- 2025-11-27 川恒股份(002895):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盈利同比实现高增长 磷化工板块表现良好
- 2025-11-27 新华保险(601336):投资收益和减值等支出项减少驱动利润高增 NBV保持较高增速
- 2025-11-27 南微医学(688029):海外高增长 全球供应能力得到夯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