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精选研报 正文
温馨提示: 本文所述模型仅限学术探讨,"基于开源数据集的理论推演".本站所有指标或视频战法,皆为举例演示或技术复盘,仅做验证学习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用于实盘,否则自负盈亏,风险自担!“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收益”“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指标交流QQ群:586838595
长安汽车发布2024 半年报: 2024H1 营收767.23 亿元,同比+17.2%;归母净利润28.32 亿元,同比-63.0%,扣非净利润11.69 亿元,同比-5.9%。其中,2024Q2 收入396.99 亿元,环比+7.2%;归母净利润16.74 亿元,环比+44.5%,扣非净利润10.57 亿元,环比+846.3%
投资要点
2024H1 收入规模稳步扩张,费用端全面优化公司2024H1 收入规模稳步扩张:公司2024H1 整体营收767.23 亿元,同比+17.2%;毛利率13.8%,同比-3.7pct。
2024Q2 实现营收396.99 亿元,同比+28.3%,环比+7.2%,毛利率13.2%,同比-3.2pct,环比-1.2pct;归母净利润16.74亿元,同比+145.1%,环比+44.5%;扣非净利润10.57 亿元,同比+3679.4%,环比+846.3%。
费用端全面优化:公司2024H1 期间费用率10.3%,同比-1.7pct,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0%/ 3.2%/-0.7%/3.8%,同比-0.7/-0.3/0.0/-0.7pct。2024Q2 期间费用率8.1%,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6%/ 2.9%/-0.8%/3.4%,环比-3.0/-0.6/-0.1/-0.7pct。
新能源及出口销量表现良好,公司加速布局新能源车型
新能源及出口销量表现良好:2024H1 公司实现销量133.4 万辆,同比+9.7%;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29.9 万辆,同比+69.9%,自主品牌海外销量20.3 万辆,同比+74.9%。2024Q2公司实现销量64.2 万辆,同比+5.6%,环比-7.3%;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17.0 万辆,同比+86.0%,环比+32.2%;自主品牌海外销量9.4 万辆,同比+69.2%,环比-13.5%。
加速布局新能源车型:2024 上半年公司推出多款新能源产品,科技新硬派SUV 深蓝G318,上市以来销量持续攀升;UNI-Z 首搭新蓝鲸动力系统,上市后订单迅速破万;超级增程皮卡长安猎手,上市以来持续领跑新能源皮卡市场。下半年将加速产品投放,数智新汽车长安启源E07、深蓝S05、深蓝L07、阿维塔07、第四代CS75 PLUS 等多款全新和改款车 型将上市或发布。
通过阿维塔入股引望加深与华为合作
通过阿维塔购买华为持有的引望10%股权:8 月19 日长安发布公告,约定阿维塔科技购买华为持有的引望10%股权,交易金额为人民币115 亿元。阿维塔是华为及引望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本次交易有助于阿维塔获得华为更多的赋能,加速推进长安汽车品牌向上战略,全面加强与华为的战略合作,助推长安汽车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4-2026 年收入分别为1,850.7、2,197.9、2,563.1 亿元,EPS 分别为1.08、1.29、1.57 元,当前股价对应PS 分别为0.6、0.5、0.5 倍。考虑公司新能源战略与出海战略稳步推进,与华为合作程度加深,未来增长潜力较大,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1)新车型推广不及预期; (2)汽车消费需求不及预期;(3)与华为合作进度不及预期。猜你喜欢
- 2025-11-03 大族激光(002008):营收利润高增 高景气再次验证
- 2025-11-03 AMKOR(AMKR.US):先进封装市场需求强劲 FY25Q3收入超指引上限
- 2025-11-03 九丰能源(605090):短期扰动不改增长格局 拟投资煤制气业务打造新增长极
- 2025-11-03 五洲新春(603667):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8% 中高端轴承、丝杠业务有望多点开花
- 2025-11-03 永兴股份(601033)2025Q3点评:陈腐垃圾掺烧加速及并购子公司带动Q3业绩高增25.6%
- 2025-11-03 圆通速递(600233):25Q3归母净利润同比+11% 反内卷下单票盈利企稳
- 2025-11-03 博源化工(000683):产品价格下滑业绩或有承压 收回股权再聚主业
- 2025-11-03 科博达(603786):单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2% 收购智能科技60%股权打开驾驶域控成长空间
- 2025-11-03 东睦股份(600114)公司点评:业绩符合预期 三大业务平台持续发力
- 2025-11-03 奥特维(688516)公司点评:业绩符合预期 锂电、半导体设备突破打开成长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