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精选研报 正文
投资要点
历经近三十载,公司以摩托车线束起家,转型智能化汽车零部件。
(1)创立与初期积累阶段(1998-2005 年):公司发展为国内最大的摩托车线束供应商之一,容宇公司成立后生产加工汽车零部件。
(2)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阶段(2006-2016 年):公司逐步从结构件向电子化产品延伸,开发雨量传感器、阳光光线传感器、麦格纳车用线束和通用挡风玻璃清洗喷嘴等。
(3)战略转型与行业引领阶段(2017 年-至今):公司围绕智能座舱,逐步形成了以“感知—传输—控制—执行”为核心的产品链,涵盖传感器、高速线束、控制器等关键组件。
公司深耕传感器领域,形成覆盖温度、PM2.5、光线及座椅位置传感器的多元化产品矩阵。
(1)温度传感器依托自研热敏电阻技术,为传统与新能源汽车提供精准测温方案;PM2.5 传感器基于米氏散射原理,实时监测车内颗粒物浓度;光线传感器通过检测环境光强联动空调与车灯智能调节;座椅位置传感器基于霍尔效应,通过磁场变化识别座椅位移,优化安全气囊部署并支持记忆功能。
(2)公司延伸传感器技术至人形机器人领域,开发压阻式电子皮肤(迁移压力传感器技术)和磁电式电子皮肤(复用座椅位置传感器技术),结合国家政策导向与车企合作经验,以“前瞻研发+客户需求”双轮驱动模式布局机器人产业链。
公司依托汽车传感器技术优势,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电子皮肤赛道。
(1)2025 年2 月战略投资泰矽微,整合其电容触摸与压力感应双模芯片技术,强化电子皮肤复杂触觉交互能力。
(2)同年3 月成功研发首代压阻式电子皮肤样品,单指尖集成27 触点(25 压力+2 温度检测),实现精准触觉感知,并规划向手掌、脚底等全身模块扩展。
(3)公司持续迭代升级,从压阻式向磁电式方案演进,结合霍尔效应技术复用,构建多模态电子皮肤产品矩阵。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 2025-2027 年:营收为12.0、15.0、18.8 亿元,CAGR 达25.2%;归母净利润为0.13、0.19、0.28 亿元,CAGR 达46.8%,对应 EPS 为0.11、0.16、0.24 元,对应PE 为295.1/203.6/138.1 倍。公司营收实现强劲增长,新产品多点开花,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智能驾驶发展不及预期;电子皮肤发展不及预期。猜你喜欢
- 2025-09-19 杰克股份(603337)2025年中报点评: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AI缝纫机与人形机器人加速推进
- 2025-09-19 淮北矿业(600985):煤炭量价齐跌致业绩承压 关注煤矿成长性
- 2025-09-19 北京银行(601169):规模扩张提速 中收表现亮眼
- 2025-09-19 电投能源(002128)2025年中报业绩点评:煤电铝协同发展 业绩稳健
- 2025-09-19 安邦护卫(603373):基础业务稳步推进 科技融合驱动公司长远发展
- 2025-09-19 利通科技(832225):25Q2业绩承压 新产品开发可期
- 2025-09-19 长城汽车(601633.SH、2333.HK)2025年半年报业绩点评:1H25业绩符合预期 高端化带动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 2025-09-19 招商银行(600036)中报点评:单季业绩增速回正 中期分红方案落地
- 2025-09-19 晶科科技(601778)中报点评:光伏电站周转加快 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40%
- 2025-09-19 长城汽车(601633)中报点评: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9% 看好新品周期带来的向上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