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精选研报 正文
背靠央企集团,盈利韧性较强,看好其基本面
中信银行背靠大型央企中信集团,金融牌照齐全、客户基础深厚,2025Q1 实现营收517.70 亿元(YoY-3.72%),增速边际略有下降。其中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2.05%,增速较为平稳。2025Q1 净息差为1.65%,同比下降5BP,较2024 年全年下降12BP,降幅相对可控。2025Q1 实现归母净利润195.09 亿元,同比增长1.66%,盈利能力韧性较强。我们维持其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8/711/718 亿元,YoY 分别为+0.36%/+3.30%/+1.01%;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 年PB 分别为0.62/0.59/0.54 倍,维持“买入”评级。
存贷增速边际均提升,稳定红利属性延续
2025Q1 末总资产为9.86 万亿元,同比增长8.65%,其中贷款同比增长5.08%,增速同比有所上升,主要受益于对公贷款投放靠前(YoY+10.58%)。2025Q1 末存款余额为6.03 万亿元,同比增速为11.26%,其中对公、零售存款同比分别增长9.20%、16.67%,主要由于2024Q1 基数较低叠加高息存款整改影响已基本消退。2024 年中信银行普通股现金分红占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比例升至30.50%,同比上升超2pct(2023 年为28.01%);截至2025-06-03 股息率为4.31%,高分红投资属性凸显。
成为第二家获批筹建AIC 的股份行,投贷联动赋能实体经济
2025 年5 月8 日,中信银行也发布公告称,拟出资100 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信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AIC)。2025 年6 月3 日,中信银行AIC 正式获批筹建,成为第二家获批AIC 的股份行,显示了相关监管对其综合实力的认可。AIC牌照的获取将显著提升中信银行在股权投资领域的专业能力,通过市场化债转股及科技金融直投业务,不仅可优化企业杠杆结构,还能深度参与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形成“投贷联动”协同效应。此举可拓宽银行中收来源,除直接项目收益外,还可通过绑定科技企业的结算、代发等衍生业务拓宽中收渠道,缓解净息差收窄压力,是其轻资本转型的重要支点。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下行,监管政策收紧,公司转型不及预期等。猜你喜欢
- 2025-09-19 杰克股份(603337)2025年中报点评: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AI缝纫机与人形机器人加速推进
- 2025-09-19 淮北矿业(600985):煤炭量价齐跌致业绩承压 关注煤矿成长性
- 2025-09-19 北京银行(601169):规模扩张提速 中收表现亮眼
- 2025-09-19 电投能源(002128)2025年中报业绩点评:煤电铝协同发展 业绩稳健
- 2025-09-19 安邦护卫(603373):基础业务稳步推进 科技融合驱动公司长远发展
- 2025-09-19 利通科技(832225):25Q2业绩承压 新产品开发可期
- 2025-09-19 长城汽车(601633.SH、2333.HK)2025年半年报业绩点评:1H25业绩符合预期 高端化带动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 2025-09-19 招商银行(600036)中报点评:单季业绩增速回正 中期分红方案落地
- 2025-09-19 晶科科技(601778)中报点评:光伏电站周转加快 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40%
- 2025-09-19 长城汽车(601633)中报点评: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9% 看好新品周期带来的向上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