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公式网是一个专注于股票软件、股票公式资源分享的平台
微信公众号:精品公式指标

网站首页 > 精选研报 正文

秦安股份(603758):收购亦高光电增厚利润 战略投资墨现科技拓展机器人

admin 2025-07-28 11:31:23 精选研报 9 ℃

温馨提示: 本文所述模型仅限学术探讨,"基于开源数据集的理论推演".本站所有指标或视频战法,皆为举例演示或技术复盘,仅做验证学习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用于实盘,否则自负盈亏,风险自担!“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收益”“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指标交流QQ群:586838595


 

  核心观点

2025 年6 月18 日,秦安股份宣布参股机器人传感器相关企业墨现科技,公司董事长将出任墨现科技董事。2025 年7 月10 日,公司发布控股真空镀膜相关企业亦高光电预案。公司积极兑现2024 年年报提及的“围绕前瞻方向寻找新增长点”战略,积极推进并购重组,有望实现新业务和新客户的突破。看好公司在主业修复,以及并购重组机遇下带来的投资机会。预计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2、2.43、2.67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事件

1)公司发布《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秦安股份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亦高光电99%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2)秦安股份与在柔性传感器领域具有领先技术和发展潜力的墨现科技完成签约仪式,秦安股份投入数千万元资金认购墨现科技股权,正式布局传感器赛道。秦安股份董事长将出任墨现科技董事。

      简评

秦安拟以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亦高光电99%股权。

秦安股份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饶亦然、深圳亦高、远致星火、西藏华建、珠海亦高、吉城光电、长业亿立、君汇鑫亦、穗满时时、清显科技、李俊华、尤俊衡共12 名交易对方购买其合计持有的亦高光电99%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其中,对远致星火的支付方式为股份与现金对价支付比例分别为50%和50%,对其他交易对方的支付方式为股份与现金对价支付比例分别为65%和35%,锁定期自股份发行结束之日起12 至36 月不等。本次发行股份不超过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30%,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 个交易日的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定价基准日股价约12.74 元/股)。

亦高光电专注真空镀膜领域,产品应用于国内头部高端手机品牌等。亦高光电作为真空镀膜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其超硬镀膜产品已应用于国内消费电子头部品牌高端手机、穿戴设备系列,并加速向全系列手机、智能穿戴设备和高端平板电脑等领域渗透。亦高光电的AR镀膜已成功应用于多款智能汽车车载显示系统,为智能座舱提供光学解决方案。伴随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提升,超硬镀膜、超硬AR 镀膜技术加速向全系列手机、智能穿戴设备及高端平板电脑领域全面渗透。亦高光电承诺在2025-2027 年度内实际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000、8000 和9000 万元,业绩承诺期内的三年累计净利润不应低于2.4 亿元。

本次合作有望实现客户双向赋能,继参股墨现科技后秦安股份产业并购再下一城。2025 年6 月18 日,秦安股份宣布参股机器人传感器相关企业墨现科技,公司董事长将出任墨现科技董事。墨现科技是一家触觉类传感器领域的科技公司,致力于提供高适应性柔性压力传感器解决方案。墨现科技的柔性传感技术突破,源于逾渗式压力传感器的创新设计。通过在高分子材料中均匀分散纳米导电微粒,形成独特的“导电网络” ,当外部压力作用时,微粒间距变化导致电阻值改变,从而实现压力信号的精准捕捉。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机器人、C端消费等。投资墨现科技是秦安股份践行“外延发展,拓新致远”战略的重要落子。2025 年7 月10 日,公司发布控股真空镀膜相关企业亦高光电预案,加快拓展新业务、新客户的脚步。公司积极推进2024 年年报提及的“围绕前瞻方向寻找新增长点”战略,看好公司在主业修复,以及并购重组机遇下带来的新投资机会。

      投资建议

公司主营汽车轻量化零部件制造,产品涵盖发动机缸体、缸盖(可用于增程&混动)、三电壳体、电驱动总成等。2024 年业绩承压下,公司依然稳健分红。公司账上现金储备充足,高分红铸造安全边际,员工持股计划保障公司内驱力。2025 年6 月18 日,秦安股份宣布参股机器人传感器相关企业墨现科技,公司董事长将出任墨现科技董事。2025 年7 月10 日,公司发布控股真空镀膜相关企业亦高光电预案,加快拓展新业务、新客户的脚步。公司积极推进2024 年年报提及的“围绕前瞻方向寻找新增长点”战略,看好公司在主业修复,以及并购重组机遇下带来的新投资机会。预计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2、2.43、2.67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

      1、行业景气不及预期。2025 年政策扶持退坡预期下,需求和未来行业景气或存在波动。

2、行业竞争格局恶化。国内外零部件供应商竞相布局,随着技术进步、新产能投放等供给要素变化,未来行业竞争或将加剧,公司市场份额及盈利能力或将有所波动。

3、客户拓展及新项目量产进度不及预期。公司加速新客户拓展,考虑到车企新车型项目研发节奏波动,特定时间段内或存在项目定点周期波动;此外,公司新产能建设或受不可控因素影响而导致量产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