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公式网是一个专注于股票软件、股票公式资源分享的平台
微信公众号:精品公式指标

网站首页 > 精选研报 正文

恒生电子(600570):经营彰显韧性 创新业务发展可期(更新)

admin 2025-10-16 07:28:41 精选研报 6 ℃

温馨提示: 本文所述模型仅限学术探讨,"基于开源数据集的理论推演".本站所有指标或视频战法,皆为举例演示或技术复盘,仅做验证学习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用于实盘,否则自负盈亏,风险自担!“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收益”“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指标交流QQ群:586838595


 

  核心观点

8 月23 日,公司发布2025 年半年度报告。2025H1,受金融IT 整体承压影响,公司营收端略有下滑,利润端受益于非经常性利润同比显著增长,增速表现亮眼。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4. 26 亿元,yoy-14.44%;实现归母净利润2.61 亿元,yoy+771.5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92 亿元,yoy+41.89%。UF3.0 以及O45 等核心产品进展积极;恒云核心产品助力香港客户完成核心交易结算系统升级,创新业务迎来发展机遇。公司作为资本IT 市场龙头,有望核心受益金融信创以及数字金融创新加速推进,给予“买入”评级。

      事件

8 月23 日,公司发布2025 年半年度报告。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26 亿元,同比下降14.44%;实现归母净利润2. 61亿元,同比增长771.5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92 亿元,同比增长41.89%。2025 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01 亿元,同比下降15.03%;实现归母净利润2.29 亿元,同比增长247. 0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82 亿元,同比增长59.82%。

      简评

利润端亮眼增速主要系非经常性损益增长,费用管控成效显著。2025H1,在金融IT 行业整体承压的大背景下,公司展现出良好的经营韧性,实现营业收入24.26 亿元,yoy-14.44%;实现归母净利润2.61 亿元,yoy+771.5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92 亿元,yoy+41.89%。2025Q2,实现营业收入14. 01 亿元,yoy-15.03%;实现归母净利润2.29 亿元,yoy+247. 0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82 亿元,yoy+59.82%。营收端短暂承压系金融机构预算收紧、采购流程周期延长,以及公司主动收缩部分非核心业务所致;利润端增速亮眼主要系非经常性损益显著增长以及费用端成本管控所致,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分别下滑26.03%/20.71%/10.77%,主要系人员薪酬下降所致。

核心产品进展积极,创新业务发展可期。信创与数字化转型双期叠加下,金融机构业务转型升级加速,为金融科技领域带来了显著的市场扩容与结构性机遇,公司核心产品标杆示范效应凸显,规模化交付能力持续提升。公司的新一代核心系统(如UF3.0、O45、PB2、TA6 等)在众多头部券商和基金公司上线,头部标杆效应逐步凸显。其中,新一代核心产品UF3.0 签约多家券商项目,并完成多家券商新一代项目POC 测试。O45/ O32中标多家客户,后续将重点解决新产品交付周期问题。随着金融信创持续深入,公司在产品技术以及客户等方面的优势或将持续凸显,有望核心受益。在创新业务方面,恒云核心产品助力香港客户完成核心交易结算系统升级,打造了中资券商核心交易系统升级又一标杆案例,有望核心受益香港资本市场活跃度上行。

发布2025 年股票期权激励,彰显公司长期发展信心。8 月23 日,公司发布2025 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股权期权数量1515.9 万份,占公司股本总额约0.80%。本激励计划授予的激励对象总人数为624人,主要包括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管理、技术、业务以及公司董事会认为需要进行激励的有利于公司业绩提升和未来发展的其他人员。根据考核目标,2025 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0%(以2024 年净利润为基数),2026 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0%(以2025 年净利润为基数),2027 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0%(以2026 年净利润为基数)。在金融IT 行业增长整体承压的大背景下,公司考核目标具有一定挑战性,彰显公司对于穿越周期的长期发展信心。

投资建议:利润端表现彰显公司经营韧性,股权激励锚定长期成长。2025H1,受金融IT 整体承压影响,公司营收端略有下滑,利润端受益于非经常性利润同比显著增长,增速表现亮眼。UF3.0 以及O45 等核心产品进展积极;恒云核心产品助力香港客户完成核心交易结算系统升级,创新业务迎来发展机遇。公司作为资本IT 市场龙头,有望核心受益金融信创以及数字金融创新加速推进。预计2025-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1.73/66.15/73.21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6.20%/7.17%/10.66% , 归母净利润为11.62/13.22/15.11 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1.43%/13.72%/14.29%,对应PE 53.46/47.01/41.13 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

(1)市场竞争风险:公司面临诸多细分业务友商及传统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子公司等行业新主体的竞争。如公司不能达成客户期望,客户满意度下降,产品竞争力下降,就会失去市场份额。

(2)技术创新风险:新兴技术迅速发展,如果公司不能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把最新技术成果与应用场景相结合,提升产品竞争力,有可能在技术上落后,产品性能下降,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3)人才流失风险:公司作为一家技术驱动型的金融科技公司,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如果公司不能保持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水平,不能通过激励机制的完善吸引和汇聚一流人才,将面临在产品研发、技术跟踪上处于劣势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