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精选研报 正文
QQ交流群586838595 |
事件:公司发布2024 年半年报,2024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65 亿元,同比增长4.57%,实现归母净利润11.88 亿元,同比增长27.12%,对应2024 年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6.62 亿元,同比增长64.51%,超出我们预期。
替代电量结算提前+煤电盈利改善+收到分红,上半年公司盈利亮眼。2024H1 公司实现发电量111.6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其中陆上风电同比下滑4.7%,海上风电同比增长4.9%,气电同比增长18.83%,煤电同比下滑1%,其中气电电量提升预计主要为替代电量结算同比增加所致。从利润的角度来看,公司上半年利润同比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包括:1)气电替代电量结算周期影响,2024 年晋江气电替代电量结算从4 月-12 月,而2023 年仅为9-12 月,2024Q2 替代电量结算使得晋江气电利润大幅改善,2024H1晋江气电实现净利润-0.22 亿元,同比增加1.3 亿元,构成公司利润改善的主要来源;2)煤电盈利改善,2024H1 鸿山热电实现净利润2.73 亿元,同比增加0.33 亿元,福能贵电实现净利润0.54 亿元,同比增加0.32 亿元,国能泉州(参股公司)实现投资收益0.52 亿元,同比增加0.24 亿元,这些煤电公司盈利改善预估主要受益于煤炭成本下行;3)公司投资收益中的股利收入大幅提升,2024H1 公司其他权益工具在持有期间取得的股利收入实现0.7 亿元,去年同期仅为0.07 亿元,我们预计红利收入的大幅增加可能来源于华润温州的分红。而在新能源方面,受风资源影响,陆风发电量下滑,海风发电量提升(另外部分参股公司海风发电量预估下滑),导致新能源利润基本持平。
新增核准海风66 万千瓦,参股海风陆续投产,预计逐步贡献利润。公司旗下参股公司海峡发电(持股35%)在手90 万千瓦的海风指标,其中50 万千瓦已投产,预计有望在今年贡献部分利润,另有40 万千瓦风电项目已经核准,这些项目均为平价项目,当前海风造价水平较低,投产后收益率水平预计较高。另外,公司今年新增核准66 万千瓦海风项目(长乐外海J 区)项目,该项目等效满负荷小时数4564 小时,容量系数0.521,风资源水平较好,按照2 年施工期预期在2026 年底投产,预计投产后项目收益率水平较为可观。
未来海风审批方式有望更加合理,在风资源优质、造价降低的情况下有望获取高回报。根据福建省“十四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十四五期间福建省计划增加并网海上风电装机410 万千瓦,新增开发省管海域海上风电规模约1030 万千瓦,力争推动深远海风电开工480 万千瓦。十四五前期福建省仅新增审批约6GW 的海上风电项目,预计未来两年福建省海风审批有望加速,公司作为省属电力龙头在获取项目中具有显著优势,预计将迎来新一轮增长。从收益率的角度来说,过去福建省海风项目竞价为主,中标电价一度降至0.2 元/千瓦时附近,导致海风项目盈利能力较低,预计未来福建省审批方式将更加合理,在造价下降、风资源全国第一的背景下,福建省未来新增项目收益率有望大幅提高。当前海上风机(含塔筒)中标价格降至3680 元/kW,较2021 年最高价几乎腰斩,若能平价上网,海风项目运营利润极为可观,我们测算资本金IRR 超过15%。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29.88、31.45、 34.7 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4%、5.3%、10.3%,当前股价对应的PE 分别为9、8、7 倍(考虑可转债转股后带来的股本提升),当前估值水平仍然较低,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风审批不及预期,风电发电量不及预期QQ交流群586838595 |
猜你喜欢
- 2025-05-03 徐工机械(000425):国企改革效果显现 报表质量持续改善
- 2025-05-03 兴业银行(601166):利息净收入和中收成两大亮点 信贷结构优化再进一程
- 2025-05-03 万科A(000002):短期压力犹存 持续融资及盘活存量
- 2025-05-03 民生银行(600016):营收增长彰显转型成果 拨备节奏决定买入时点
- 2025-05-03 工商银行(601398):信贷投放聚焦实体 拨备水平提高
- 2025-05-03 中航西飞(000768):1Q25净利同增6% 国产民机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 2025-05-03 中国外运(601598):1Q25主业毛利稳健 投资收益同比下降
- 2025-05-03 海澜之家(600398):1Q25高基数下表现稳健 京东奥莱健康增长
- 2025-05-03 欧派家居(603833):2025Q1经营向好 盈利能力稳健改善-公司信息更新报告
- 2025-05-03 浦发银行(600000):负债夯实、资产质量改善 聚焦“数智化”战略带来的业绩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