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精选研报 正文
温馨提示: 本文所述模型仅限学术探讨,"基于开源数据集的理论推演".本站所有指标或视频战法,皆为举例演示或技术复盘,仅做验证学习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用于实盘,否则自负盈亏,风险自担!“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收益”“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指标交流QQ群:586838595
事件:中国东航公告三季度业绩,2024 年第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6.3 亿元,同比下降28.18%;营业收入383.86 亿元,同比增长6.23%,业绩符合预期。
运营数据:2024Q3 为航空市场旺季,出行需求旺盛,中国东方航空经营数据持续提升。
根据公司公告,公司Q3 整体ASK 同比19 年+13.69%,整体RPK 同比19 年+16.62%,客座率同比19 年+2.11 pct。国内:公司运量增长高于运力,国内客座率恢复缓慢。2024Q3国内ASK 恢复至2019 年同期的121.07%,同比23 年-1.87%;国内RPK 恢复至19 年同期的124.45%,同比23 年+9.97%;国内客座率与19 年相比+2.33pct,同比23 年+9.31pct;国内客运量恢复至19 年同期的114.26%,同比23 年+9.02%;国际:公司开拓欧洲新航点,国际运力投放超疫情前。公司国际ASK 恢复至19 年同期的100.69%,同比23 年+179.85%;国际RPK 恢复至19 年同期的101.84%,同比23 年+192.99%;国际客座率达到81.54%,与19 年相比+0.93pct,同比23 年+5.49pct;国际客运量恢复至19 年同期的104.14%,同比23 年+92.68%。
机队规模:根据公司公告,截止2024 年三季度,中国东航总机队规模达到790 架,同比19 年同期增加12%,同比23 年同期增加1.2%。
财务数据:收入—— 根据公司公告,中国东航24Q3 营业收入383.86 亿元,同比23 年+6.3%,前三季度共实现收入1025.85 亿元,同比23 年+20%;以营业收入/RPK 估算公司Q3 客公里收益为0.57 元,同比19 年-4.91%,同比23 年-15.72%,票价下降幅度较大。成本——根据公司公告,中国东航24Q3 营业成本336.43 亿元,单位成本为0.42 元,同比19 年+7.43%,同比23 年-2.61%。前三季度单位成本为0.43 元,同比19 年+8%,同比23 年-5%。 利润——根据公司公告,中国东航24Q3 实现归母净利润26.3 亿元,同比下降28%,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8 亿元,亏损同比大幅缩窄(去年Q3 录得亏损-26.07 亿元)。汇兑损益——2024 年三季度人民币兑美元升值1.7%,公司获得一定汇兑收益,Q3 财务费用同比23 年同期-29.06%。
投资分析意见:受到国际恢复节奏仍慢于预期、今年航空票价表现较为低迷等因素影响,我们调整24 年国内票价同比增速为-13%(原假设为-5%),航空公司业绩随票价及油汇变化波动较大且考虑四季度淡季以来市场票价水平仍较为低迷,故下调24-26E 盈利预测至-16.75/46.54/81.43 亿元(原预测为54.44/97.34/123.76 亿元),对应公司24-26E PE-51/18/11x。东航短期盈利能力受部分国际航线复苏慢、宽体机利用率不足影响,但随着国际航线进一步复苏,国内运力释放后25-26 年国内市场供需结构将逐步改善,航司收益水平及飞机利用率均有望提升,以26 年完全常态化运行为假设,目前市值对应26 年盈利预测PE 为11X,仍低于三大航历史估值中枢,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油汇大幅波动,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国际复苏不及预期,空难等突发事件猜你喜欢
- 2025-08-02 海亮股份(002203):受益美国“铜”区别关税影响 利润增长有望超预期
- 2025-08-02 博瑞医药(688166)战略合作点评:依托华润三九院外渠道打开销售天花板 共同承担研发费用
- 2025-08-02 招商蛇口(001979):股权回购推进 销售排名提升
- 2025-08-02 海航控股(600221):管理革新降本增效 自贸港红利助力腾飞
- 2025-08-02 派克新材(605123):核电及聚变材料配套 两机及出海景气抬升
- 2025-08-02 智微智能(001339):智算业务翻倍增长 紧抓AI+国产化机遇
- 2025-08-02 极米科技(688696):主营盈利显修复 车载商用拓增量
- 2025-08-02 海信家电(000921):经营暂时承压 期待困境反转
- 2025-08-02 昆药集团(600422):焕耀新章 蓄势而行
- 2025-08-01 青岛银行(002948):业绩高增长 冲刺三年战略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