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精选研报 正文
QQ交流群586838595 |
投资要点
收购苏州赛芯38.07%股权,促进产品深度/广度发展,提升模拟竞争能力。公司拟与石溪资本、合肥国投、合肥产投共同以现金方式收购苏州赛芯,全体股东合计持有苏州赛芯70%股份。根据北京卓信大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对苏州赛芯100%股权截至基准日(即2024 年6 月30 日)的价值进行评估,评估值为8.31 亿元;参考评估值,苏州赛芯70%股权交易价格确定为5.81 亿元;其中,公司以现金3.16 亿元收购苏州赛芯约38.07%股份。苏州赛芯专业从事模拟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锂电池保护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等,在电池管理相关技术、工艺与制造方面具有一定积淀,产品在封装尺寸、产品性能、产品稳定性、产品成本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竞争力。其产品主要应用于移动电源、智能穿戴及其他通用领域,已在众多知名终端客户中得到使用。苏州赛芯在单节锂电保护领域拥有相对领先的产品、稳定的客户关系和一定品牌知名度;电池级锂电保护产品预计未来持续增长;其他如多节锂电保护、电量计、电源管理芯片等产品与公司在市场、客户与供应链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协同性。通过本次收购,公司可进一步增强模拟团队实力,提升电池管理相关技术储备,继续扩充相关产品线,开拓新的市场,有助于支撑公司模拟业务在销售规模、产品深度和广度等方面的长远发展,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
调整DRAM 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开发产品由DDR3/ DDR4/LPDDR3/LPDDR4调整为DDR3/DDR4/LPDDR4/LPDDR5。根据DRAM 产品市场需求变化、产品技术迭代变化,公司拟将募投项目“DRAM 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用途从原有项目开发四种产品DDR3、DDR4、LPDDR3 和LPDDR4 调整为DDR3、DDR4、LPDDR4 和LPDDR5。由于项目所需设备的国产化率有所提升等原因,设备购置费有所下降,项目总投资金额由39.92 亿元减少至35.71 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由33.2 亿元减少至28.24 亿元。目前LPDDR3 产品在小容量市场或将面临市场收缩,如果公司按照原计划开发LPDDR3 产品,该产品可能会面临量产后市场空间不足的局面,而LPDDR5 产品预计将在2029 年或2030 年进入小容量产品市场,能够与公司募投项目周期相匹配,有助于公司未来发展。调整后募投项目“DRAM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的预计税后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8.66 年,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调整为2028 年12 月。
新增汽车电子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丰富公司产品线,提升公司竞争力。公司使用募集资金7.06 亿元投入新增募投项目“汽车电子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拟开发汽车MCU 芯片(本项目计划总投资金额12.12 亿元,其中,7.06 亿元通过募集资金解决,剩余金额通过公司自筹或其他方式解决)。车规级MCU 芯片作为推动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发展的关键组件,其单车用量和价值显著提升。车规级MCU作为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的核心组件,广泛应用于ADAS、车身、底盘及安全、信息娱乐和动力系统等,对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车规级MCU 的单车用量约为70~100 颗,未来随着MCU 芯片的不断迭代升级有望集中化,汽车MCU 的平均单车价值有望突破200 美金,成为汽车半导体中单车价值量占比最高的细分产品。从全球市场看,英飞凌、瑞萨电子、恩智浦、意法半导体、微芯五大MCU 厂商占据约90%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高。我国MCU 行业起步较晚,在市场占有率上仍以国外厂商为主,国产替代空间广阔。随着国家对集成电路行业的大力扶持,以及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国内车规级MCU 需求不断上升。通过新增募投项目建设,公司将发挥自身技术积累,完善汽车MCU 产品布局,提升高端MCU 产品研发能力,丰富产品线,进一步扩展市场空间,增强公司竞争力。“汽车电子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建设周期为4.17 年,预计2028 年12 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新增募投项目的顺利推进能够使公司抓住汽车MCU 市场国产替代发展机遇,抢占市场份额,打破国外厂商垄断,解决国产车规级MCU 芯片的“卡脖子”问题,助力我国车规MCU 行业发展。
投资建议:我们维持原有业绩预测,预计2024 年至2026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6.47/99.26/117.76 亿元,增速分别为32.8%/29.8%/18.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79/17.37/22.49 亿元, 增速分别为631.8%/47.3%/29.4% ; PE 分别为52.0/35.3/27.3。考虑到公司不断推进存储芯片工艺制程/品类迭代,持续壮大MCU百货商店,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等智能化背景下,DRAM 头部大厂产能切换,公司或复制Nor Flash 发展路径,收入规模/盈利能力有望重回增长,叠加并购及募投项目实施有利于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无法如期产业化风险;宏观环境和行业波动风险;供应链风险;汇兑损益风险;并购及募投项目节奏不及预期风险。QQ交流群586838595 |
猜你喜欢
- 2025-05-01 安琪酵母(600298):主导酵母延续亮眼表现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 2025-05-01 双汇发展(000895):2025Q1肉制品销量承压 养殖明显减亏
- 2025-05-01 徐工机械(000425):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26% 新徐工迈向全球工程机械龙头
- 2025-05-01 中集集团(000039)2025年一季报点评:归母净利润5.4亿同比提升550% 核心板块经营稳健
- 2025-05-01 中国石化(600028):Q1归母净利润环比改善 产业链协同优化效应显著
- 2025-05-01 首旅酒店(600258):一季度净利润增长18% 逐步迈进标准店扩张新周期
- 2025-05-01 恒生电子(600570):投资收益拉升利润 整体成本下行
- 2025-05-01 晶晨股份(688099):25Q1营收净利双增 端侧新品表现亮眼
- 2025-05-01 新洁能(605111):业绩稳健增长 多领域开花打开成长空间
- 2025-05-01 双环传动(002472):主营持续快速增长 利润率提升凸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