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精选研报 正文
QQ交流群586838595 |
事件: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7.61 亿元,同比+21%;实现归母净利润7.04亿元,同比-39%。25 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21 亿元,环比-17%,同比-3%;实现归母净利润2.30 亿元,同比+427%,环比由负转正。
24 年氧化铝大涨及电价上调致业绩承压。尽管24 年公司铝加工产销量及铝产品(电解铝及铝加工)均价均实现了同比增长,但氧化铝价格大涨及四川地区电价上调抑制了公司铝业务盈利释放,24 年铝加工毛利率由23 年11%下跌至8%,24 年电解铝毛利率由23 年22%下跌至12%。
25 年一季度实现扭亏为盈,随着成本下调,公司电解铝盈利有望大幅改善。25 年至今,随着氧化铝新建产能的陆续投产,氧化铝价格出现明显回落,截至2025 年4 月11 日,氧化铝价格由去年最高的5765 元/吨回落至2881 元/吨,降幅50%。此外,公司25 年四川地区电价也有望下调,根据24 年底发布的《四川电力中长期交易规则(2024 年修订版)》,25 年四川电力用户不再打捆配置非水电量(包含省内燃煤火电电量等),水电成本优势将再次显现。氧化铝及电价双双下调,公司电解铝盈利有望大幅改善。
国内罐料企业同步打响利润保卫战,公司铝加工产品加工费将同步提升。25 年3 月,国内多家大型铝板带企业达成行业共识,决定对原有罐料加工费进行上调且上调幅度同频,预计罐盖料加工费上调1500 元/吨、罐体料上调1000 元/吨。订单依照“年度价格”统一执行,新加工费标准将追溯适用于2025 年1 月订单,4 月份开始企业将以新价格进行开票。随着罐料企业同步打响利润保卫战,公司罐体罐料加工费也将同步上涨,增厚企业盈利。
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彰显发展信心。2025 年2 月,公司发布2025 年员工持股计划,拟筹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2.5 亿元,自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本计划后的6 个月内完成标的股票购买。同时员工持股计划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受让处置专户股票,以2.79元/股合计授予2.60 亿股股票,占目前总股本的6.47%,股份转让款为7.24 亿元。本次员工持股计划彰显了公司对长期发展信心。
拟实施大额分红回报股东。公司制定了《未来三年(2025 年-2027 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规划提出若公司生产经营情况良好、现金流充裕,具备( 公司章程》约定的现金分红的条件,计划2025-2027 年度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60% (年内多次分红的,进行累计计算)。公司时隔多年提出大额分红规划,体现了公司进行股东回报的积极性。
供需缺口持续扩大不可逆转,电解铝从再分配走向再扩张。电解铝供给国内产能几近天花板,海外产能则“投建成本高、建设周期长”,电解铝环节“类资源”属性日益凸显,供应增速仅为1%附近。而需求端,同样受益于泛新能源、电网建设以及包装消费的合力拉动将有效拉动电解铝需求达到2-3%。供不应求趋势不可逆,考虑到海外产能incentive price,维持电解铝价格将达到2.3-2.5 万元/吨的判断,电解铝环节盈利增厚将从再分配走向再扩张。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我们调整2025/2026/2027 年铝价假设为2.0/2.3/2.5 万元/吨(前值2.2/2.3/-万元/吨),同时我们下调成本及期间费用率,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25/45/60 亿元(前值为16/20/-亿元),对应PE 分别为5.5/3.1/2.3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商品价格波动、项目建设不及预期、行业规模测算偏差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存在更新不及时的风险。QQ交流群586838595 |
猜你喜欢
- 2025-05-03 徐工机械(000425):国企改革效果显现 报表质量持续改善
- 2025-05-03 兴业银行(601166):利息净收入和中收成两大亮点 信贷结构优化再进一程
- 2025-05-03 万科A(000002):短期压力犹存 持续融资及盘活存量
- 2025-05-03 民生银行(600016):营收增长彰显转型成果 拨备节奏决定买入时点
- 2025-05-03 工商银行(601398):信贷投放聚焦实体 拨备水平提高
- 2025-05-03 中航西飞(000768):1Q25净利同增6% 国产民机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 2025-05-03 中国外运(601598):1Q25主业毛利稳健 投资收益同比下降
- 2025-05-03 海澜之家(600398):1Q25高基数下表现稳健 京东奥莱健康增长
- 2025-05-03 欧派家居(603833):2025Q1经营向好 盈利能力稳健改善-公司信息更新报告
- 2025-05-03 浦发银行(600000):负债夯实、资产质量改善 聚焦“数智化”战略带来的业绩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