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精选研报 正文
QQ交流群586838595 |
事项:
公司发布2024 年半年报。2024H1 实现营收596.96 亿元,同比-9.53%;归母净利润75.31 亿元,同比+19.44%;扣非归母净利53.24 亿元,同比-12.81%。
单Q2 实现营收272.33 亿元,同比-16.6%;归母净利润16.08 亿元,同比-40.21%;扣非归母净利15.97 亿元,同比-35.61%,低于预期。
评论:
Q2 需求疲软叠加主动去库,液奶及冷饮共同拖累营收承压。分品类看,24Q2液体乳实现营收166.3 亿,同比-19.6%,主要系终端需求弱叠加公司主动去库梳理渠道影响,其中,预期白奶表现优于酸奶,且金典表现优于基础白奶,产品结构仍较优。奶粉及奶制品实现营收70.8 亿元,同比+16.5%,其中,婴配粉在低基数基础上实现大幅改善(去年同期经营节奏调整、主动控货),成人粉环比略有降速但份额稳居第一。冷饮实现营收入29.9 亿元,同比-44.3%,主要系冷饮行业规模受天气及高基数影响而规模下滑,同时公司主动推进渠道去库影响。
营收承压致费率被动大幅抬升、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导致盈利低预期。24Q2毛利率为33.6%,同比+1.06pcts,主要系原奶价格下降;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为20.6%/3.27%/0.72%/-0.25%,同比+2.53/-0.57/+0.13/+0.01pcts,销售费用率明显提升,主要系营收大幅下滑被动推升及促销加大影响,精益管理下管理费用率有所回落。同时,资产减值损失4.64 亿,占营收比重-1.70%,同比-0.66pcts,主要系大包粉资产减值损失增加;而信用减值损失4.38 亿,占营收比重-1.61%,同比-1.57pcts,主要为计提保理风险准备和小额贷款损失准备,也是Q2 业绩低预期的核心扰动(剔除信用减值影响,Q2 业绩同比-26%)。综上,Q2 净利率为5.94%,同比-2.32pcts。
弱市之下公司聚焦夯实全产业链根基,以短期换长期,待原奶周期反转,盈利上行将更具确定性。今年以来乳业需求疲软、上游原奶供给过剩,给全行业都带来了量、价双重压力。作为乳业绝对龙头,伊利聚焦夯实全产业链根基,于上游,对合作牧场保持稳定原奶收购,并给予贷款等金融支持,保障供应链稳定;于下游,主动控货、调整渠道,且未来继续聚焦动销减少压货,提振经销商盈利水平。但同时,也带了短期销售承压、买赠促销增加、喷粉减值及贷款信用减值损失等多重压力。但长期看,乳制品量、价均仍有空间。根据凯度数据,即便在今年常温液奶家庭消费渗透率、购买频次分别同比+ 0.8%、+2.2%,且各层级市场均有所提升,而伊利24H1 液态奶份额稳居第一,其中金典份额持续提升、低温酸奶实现逆势增长;婴配粉、成人粉、奶酪线下市占率分别+1.7pcts、+0.5pcts、+1.2pcts,各品类份额全面提升。当前公司渠道库存较轻,下半年起轻装上阵,经营底部有望逐步抬升;而在全产业链竞争力持续夯实基础上,待来年原奶供需平衡、周期反转,盈利提升将更有确定性。
投资建议:龙头地位巩固,高股息率已突出,维持 “强推”评级。考虑需求疲软及奶价下行带来的盈利压力超预期,我们调整24-26 年EPS 预测至为1.82/1.81/1.97 元(原预测为2.06/2.01/2.18 元),对应PE 为13/13/12 倍。24Q3起公司轻装上阵,经营边际好转,且长期看龙头地位巩固,同时公司提高股东回报的资本策略已在兑现,当前股息率6%、结合回购计划后确定性收益估算达7%+,给予24 年PE 估值17 倍,对应目标价31 元,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持续疲软、原奶价格超预期下行、行业竞争加剧等。QQ交流群586838595 |
猜你喜欢
- 2025-05-03 徐工机械(000425):国企改革效果显现 报表质量持续改善
- 2025-05-03 兴业银行(601166):利息净收入和中收成两大亮点 信贷结构优化再进一程
- 2025-05-03 万科A(000002):短期压力犹存 持续融资及盘活存量
- 2025-05-03 民生银行(600016):营收增长彰显转型成果 拨备节奏决定买入时点
- 2025-05-03 工商银行(601398):信贷投放聚焦实体 拨备水平提高
- 2025-05-03 中航西飞(000768):1Q25净利同增6% 国产民机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 2025-05-03 中国外运(601598):1Q25主业毛利稳健 投资收益同比下降
- 2025-05-03 海澜之家(600398):1Q25高基数下表现稳健 京东奥莱健康增长
- 2025-05-03 欧派家居(603833):2025Q1经营向好 盈利能力稳健改善-公司信息更新报告
- 2025-05-03 浦发银行(600000):负债夯实、资产质量改善 聚焦“数智化”战略带来的业绩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