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公式网是一个专注于股票软件、股票公式资源分享的平台
微信公众号:精品公式指标

网站首页 > 精选研报 正文

东鹏饮料(605499):业绩高增符合预期 旺季冰箱投放带来利润波动

admin 2025-07-27 08:08:29 精选研报 16 ℃

温馨提示: 本文所述模型仅限学术探讨,"基于开源数据集的理论推演".本站所有指标或视频战法,皆为举例演示或技术复盘,仅做验证学习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用于实盘,否则自负盈亏,风险自担!“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收益”“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指标交流QQ群:586838595


 

事件:东鹏饮料发布2025 年半年报,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07.37 亿元,同增36.37%,实现归母净利润23.75 亿元,同增37.2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2.70 亿元,同增33.02%,实现销售收现110.72 亿元,同增24.63%;其中2025Q2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8.89 亿元,同增34.10%,实现归母净利润13.95 亿元,同增30.7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3.12 亿元,同增21.17%,实现销售收现62.09 亿元,同增29.65%,单季度营收+合同负债变动同增35.25%至56.86 亿元。

特饮稳定增长,第二三曲线加速成长。分产品来看,2025 年上半年公司能量饮料、电解质饮料、其他饮料分别实现83.61、14.93、8.77 亿元,同比增长21.91%、213.71%、66.24%。其中电解质饮料销售占比提升7.86pcts 至13.91%,其他饮料销售占比同比提升1.46pcts 至8.18%。我们认为主要系补水啦在流汗场景、校园、运动场馆、景区等持续扩圈,同时公司推出380ml 新品,凭借便携性精准覆盖学校、家庭、会议及聚餐等多类场景,有效拓宽使用场景,同时针对零食量贩等特定渠道开发900ml 补水啦。

上半年第三曲线果之茶依托公司强大的渠道网络,快速进行渠道渗透,结合1L 大瓶装的亲民价格及“一元乐享”等数字化营销活动快速崭露头角,同时推出555ml 果之茶系列饮料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选择。

全国化持续推进,出海有望带来新增量。2025 年上半年,公司广东、华东、华中、广西、西南、华北、线上、重客及其他区域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20.61%、32.62%、28.91%、31.56%、39.76%、73.03%、53.80%、44.03%,其中基地市场广东区域占比同比下降3.13pcts 至23.72%。同时公司始终以渠道国际化为核心战略,针对不同区域的市场特征采取灵活的本土化运营策略,目前公司产品已经进入越南、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毛利率同比提升,成本改善优于产品结构带来的影响。利润率方面来看,随着上半年核心原材料PET 与白砂糖成本波动呈现阶段性特征,为行业带来短期成本改善的积极影响,其中PET 成本有所下降,白砂糖价格则短期企稳。分产品来看,能量饮料和电解质饮料毛利率分别同比增长3.21pcts 和2.51pcts,主要系原材料价格下降所致。同时考虑到电解质饮料与其他饮料销售占比提升明显,能量饮料销售占比下滑,我们预计原材料成本端优化幅度大于产品结构对于毛利率的影响,2025H1 公司销售毛利率达到45.15%,同增0.55pcts。

旺季冰柜费用导致短期销售费用波动。费用端来看,2025 年H1 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 税金及附加占比分别提升0.11pcts/-0.04pcts/-0.05ps 至15.67%/2.41%/1.02% , 其中25Q2 公司销售费用率/ 管理费用率占比分别提升0.50pcts/0.27pcts 至14.82%/2.34%。其中上半年销售费用提升37.31%至16.82 亿元,我们认为主要系(1)全国化带动销售人员数量增加,职工薪酬支出涨幅26.06%;(2)公司加大冰柜投放,渠道推广费支出涨幅61.20%;(3)公司加大宣传投入,广告宣传费支出涨幅34.30%所致。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随着公司持续深化全渠道战略布局,优化区域结构,在夯实能量饮料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和发展多元化产品矩阵,2025 年全国化网点拓展顺利,预计营收维持较高增速,考虑到Q2 费投节奏或影响单季度业绩表现,我们  略微下调全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 年收入分别为213.7、278.0、347.5 亿元(前值214.9、279.6、351.2 亿元),同比增长35%、30%、25%,预计归母净利润为48.0、65.1、84.1 亿元(前值48.4、65.4、85.3 亿元),同比增长44%、36%、29%,对应PE 分别为33、24、1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渠道调研样本偏差风险、产品质量波动的风险、疫情反复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市场竞争的风险、全国扩张不及预期的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行业空间测算的风险